首頁>科學>

撞擊計劃

人類再也不用重蹈恐龍的滅絕之路,這是真的嗎?這個問題如果讓NASA回答的話,那就是真的!因為他們發射了一顆新的太空無人探測器,目的就是撞擊小行星,從而嘗試改變小行星的軌道,讓即將撞擊地球,或者未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能夠徹底的轉移路線。本期影片,宇宙就和大家來聊聊,這項技術能否成功。

發射時間

美國東部時間11月24日1時21分,SpaceX獵鷹9號火箭執行NASA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任務發射,此次任務可能會載入史冊,因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撞擊小行星的探測器,並且是人為控制的撞擊,不得不說,這項任務,令全世界的人都在期待。

為什麼說這次的任務令人期待呢,原因就在於上一代地球霸主的滅絕。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於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今天的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製造出了地球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一次的撞擊,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小男孩的億萬倍。

而隨著撞擊後,一系列的自然災難開始出現,從最開始的地震、火山爆發然後到超級海嘯,致使地球蒙上了一層陰暗的面紗,地球的天空被大量的火山灰遮蔽,植物無法制造光合作用開始死亡,緊接著食物鏈開始發生斷裂,在短短的時間內,恐龍這一統治地球兩億年的霸主,徹底的消失在歷史中。

隕石事件

所以我們人類,想要進化為更高階的文明,必須來阻止這一災難的發生。這時候呢,有很多粉絲則表示:恐龍滅絕,畢竟是6500萬年前的事情了,下一次的撞擊,你我或者說人類是否存在,還是個未知數呢。其實呢,小行星隕石撞擊事件,離我們真的非常的近。

如果你去觀察天文臺釋出的小行星飛掠地球的資訊,你會發現大多數都是飛掠後才發現的,飛掠前我們根本無從得知,即使在地球的上空,環繞著幾千顆衛星,但是這些衛星也沒有辦法時刻關注每一個地方。在這些飛掠的小行星中,其中一顆非常的著名,它在2013年2月15日,撞擊了俄羅斯的車里雅賓斯克州。

而這顆小行星就是沒有人發現,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為17米的小行星在雅賓斯克州的上空爆炸,這次的爆炸範圍影響了方面800公里的所有區域,製造出了約廣島原子彈200倍的能量,幾十萬人受災無家可歸。幸運的是,這次的隕石爆炸是在空中進行的,如果是撞擊到地面,那麼他的爆炸威力更加的可怕。

事後科學家經過了一次模擬,模擬顯示在爆炸範圍外的100多公里外,是一座核電廠所在地,如果這次爆炸發生在地面,那麼核電廠將會受到波及,後果將會是極為的可怕。

也正是這次的隕石事件,讓人類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為此美國宇航局成立了近地小行星檢測組織。而這一次的發射小行星撞擊隕石,也正是該組織的一個計劃和方案。

那麼探測器真的撞擊小行星後,就能夠改變其軌道嗎?事實上這非常的困難,其一,在外太空中,所有的物體都是處於移動中的,如果這顆小行星固定在那,就等著你炸,可能結果很簡單,實際上這些小行星的移動速度達到了每小時幾萬公里。個別的小行星比人類已知最快的航天器都要快。

技術難度大

所以我們需要提前預測小行星出現的位置,實施對目標的打擊。而另一種那就是,在引力的作用下,如果小行星的質量非常的大,那麼憑藉著爆炸產生的能量,根本無法對它造成任何影響。其三,撞擊的後的結果是未知的,本來這顆小行星對地球沒有威脅,你一去撞擊,沒有將它改變軌道,反而朝著地球飛來的話,那麼我們受到的損失將會更加的嚴重。

但是除了這種方式,我們似乎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所以,一旦這次的任務成功了,那麼我們就再也不用重蹈恐龍滅絕的威脅了。不過一旦失敗的話, ,我們也不要氣寐,或許未來還會有更好的解決方式,那麼你認為此次美國宇航局的任務,能成功嗎?

4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熱木星”是什麼樣的天體?為什麼太陽系沒有“熱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