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科學是嚴肅的,諾貝爾獎也是嚴肅的。然而,竟然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弄出來一個搞笑諾貝爾獎,揪出了科學家中的“奇葩”。

搞笑諾貝爾獎

1991年,科學幽默雜誌建立了這個獎項,並用英語不光彩的(Ignoble詞根和諾貝爾只差兩個字母的順序)和諾貝爾獎(Nobel Prize)拼合而成,將其命名為IgNobel Prizes,中文就譯作搞笑諾貝爾獎了。

顧名思義,這個獎項的獲得者所從事的研究,必須要讓人看起來發笑。但是,它也不是完全為了搞笑而出現的,而且還要在搞笑的背後確實蘊藏著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科學發現。而且,為了保證獎項的價值,甚至還有很多評委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這個獎項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的。

(圖片說明: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醫學教育獎獲得者莫迪)

更諷刺的是,印度總理莫迪榮獲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證明了一個國家領導人在抗疫方面能多坑自己的國民,透過”完美“的反面教材給世人起到了警示作用。和他分享這個獎項的還有許多類似的領導人,包括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等人……

當地時間9月9日,2021年度搞笑諾貝爾獎公佈。毫不例外地,這一次的獎項一經公佈,再一次秉持了傳統,那就是讓大家乍看之下都會產生一個疑問:這些科學家是閒的嗎?當然,在看過之後,大家就會明白:原來真的有用!

倒掛犀牛

沒有人會想到,堂堂世界頂尖名校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竟然將犀牛倒吊在直升機上。大家去非洲都是看動物,他們竟然是去吊動物。

你肯定會想:研究這玩意有啥用?這些科學家確定不是玩犀牛嗎?

恰恰相反,他們正是秉持著保護動物的人道主義心態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很多人會將犀牛吊起來。

我們知道,犀牛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同時也是生存危機最嚴重的動物之一。當今世界上的5種犀牛中,除了1個易危和1個近危之外,其餘3個都是極危動物,因此在世界各國都被大力保護。

(圖片說明:犀牛)

黑犀的數量在犀牛中雖然算是多的,但同樣也有滅絕的風險,所以也得到了許多關注。在非洲,為了保證繁殖過程中的遺傳多樣性,很多國家會將犀牛運送到其他犀牛的棲息地。在這個過程中,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直升機了。

但是,運送犀牛這樣的龐然大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它們太大了。他們需要首先麻醉犀牛,然後把它們放在起重機上進行運送。

然而,從來沒有人考慮過一個問題:這樣的運送方式,對於犀牛來說真的安全嗎?

(圖片說明:實驗中被倒吊的犀牛)

我們知道,犀牛的巨大體型是它們在自然界存活的關鍵,但是在運送的過程中,反而有可能使它們受到傷害。由於體型巨大,使用的麻醉劑就少不了,這是否會影響它們的健康甚至導致死亡?另外,犀牛倒下之後,巨大的體重是否會壓迫內臟?尤其是在麻醉的情況下倒地,麻醉劑是否會進一步對內臟造成傷害?

這就是康奈爾大學的野生動物獸醫Robin Radcliffe進行這項研究的原因,他和非洲國家奈米比亞的相關部門進行了合作,將12只被麻醉的黑犀用直升機倒吊起來10分鐘,從而測試其身體狀況。

(圖片說明:運輸中的犀牛)

結果表明,當被麻醉的犀牛癱倒著進行運送時,它的肌肉會因為巨大的體重而受到損傷。另外,側臥時犀牛的肺部上下兩側的血液流動也不均勻。而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倒吊的方式來避免,從而減少麻醉的犀牛所遭受到的傷害。當然了,倒吊著也確實不太舒服,但畢竟犀牛都已經暈過去了,這也就不成問題了。

2021年度搞笑諾貝爾獎大觀

和往年頒獎儀式舉辦於哈佛大學不同,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改為線上舉辦。

(圖片說明:2021年度搞笑諾貝爾獎線上頒獎儀式)

按照搞笑諾貝爾獎的慣例,今年依舊有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前來頒獎,其中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Frances Arnold為犀牛團隊頒了獎。除此之外,還有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Carl Weiman和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ric Maskin。有如此多的諾獎得主來頒獎,可見搞笑諾貝爾獎也有相當的號召力的權威性。

作為一個獎項,搞笑諾貝爾獎自然也有獎金和獎盃——當然了,既然名為搞笑,這個獎勵也不可能普通。

尤其是今年頒獎儀式改為線上,獎品也無法現場頒發了。你以為會郵寄?no!組委會給每一位得主發了一份PDF,其中包括獎盃的圖案和“面值”10萬億美元的辛巴威幣(世界上最不值錢的貨幣),各位得主需要自行打印出來……

(圖片說明:搞笑諾貝爾獎的傳統之一就是觀眾向舞臺扔紙飛機)

面對這“10萬億美元”的鉅額獎金,Robin Radcliffe“受寵若驚”,說道:“我們盼望著一大筆資金已經很久了!”

獲獎名單

和真正的諾貝爾獎一樣,搞笑諾貝爾獎也分為不同的領域,而且比真正的諾獎還要繁雜。Robin Radcliffe獲得的是交通運輸獎,咱們最後介紹一下今年獲獎的其他名單。

生物學獎:瑞典科學家Susanne Schötz,她研究了貓所發出的呻吟、喵喵、嚎叫、咆哮等19種不同的聲音所起到的交流作用;生態學獎:獲獎者是來自西班牙和伊朗的一支團隊,他們收集了扔在世界各國人行路上的口香糖,利用基因分析研究其中的細菌;化學獎:德國科學家Jörg Wicker及其團隊,透過測試電影院內空氣的化學成分,來判斷這裡的觀眾有沒有吸毒、做三俗的事,甚至還能測試有沒有人使用過暴力或者說過髒話;經濟學獎:這個就厲害了,蒙彼利埃高等商學院的Pavlo Blavatskyy透過對15位前蘇聯國家共299個領導人樣本影象的研究得出結論:這些領導人越胖,國家越容易腐敗;和平獎:猶他大學Beseris等人研究發現,男人長大鬍子是在史前時代更好地保護臉部在戰鬥中的安全而進化出來的,這項研究我們在去年5月還真介紹過,但我也沒想明白這跟和平有啥關係;醫學獎:海德堡大學的科學家Olcay Cem Bulut及其同事,這項研究的料也很猛,他們證明夫妻羞羞可以有效地解決鼻塞問題至少1個小時;物理學獎: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科學家Alessandro Corbetta及其同事研究了為什麼人們走在路上的時候不會撞到別人;動力學獎:日本科學家Hisashi Murakami的團隊研究了為什麼人們在走路的時候偶爾會撞到別人——不是,你倆確定不是互相較勁?組委會確定不是為了讓他倆較勁?真不愧是搞笑諾貝爾獎;

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科普」倒掛犀牛的科學家得了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