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引言

科學家喬治·波恩哈德·黎曼在《論幾何基礎的假說》裡用幾何來證明了高維度的存在,很多高維度的物體不能夠被人們看見,但確實依舊存在於世上,只是我們目前的科學技術能力還沒有辦法跟高維度生物對話。科學家們曾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就是將一隻螞蟻放在一張鋪平的紙上,螞蟻行走的方向只能是前後左右,也不會察覺得到,這時候就是二維空間,但是將紙張摺疊起來的時候,空間就立馬變成了三維。

簡單地說,三維的影子是二維的,而四維的影子則是一個三維圖形。那麼我們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是什麼樣子呢?進入四維空間,人類會變成什麼?首先我們來捋一捋四維空間的概念,就是三維空間+時間(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所以,當人類進入四維空間,先不說他會變成什麼形態,至少他會擁有什麼能力,我們可以確定:預言。中國有許多文藝作品,對劉伯溫、魏徵和諸葛亮都曾經做過神話演繹,說他們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可以說,對於進入四維空間的生物而言,這種能力都弱爆了。

比如在2012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黑衣人3》中就有一個叫格里芬的角色,就是高維空間的生物,他擁有超強的語言能力,能夠看到三維空間中將發生的事。時間和距離對於四維空間的生物而言,都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存在,因此就有人預測,你在四維空間會感覺一切都是虛幻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那裡面不受時間的控制,你可以看到過去和未來,彷彿一切都是透明的。透過這種理論,許多人認為一旦進入4維世界,人體或許會瞬間化為量子,這時就等於得到了永生,自己化為虛無沒有了任何形狀,僅用一種意識生存。

三維和四維如何對話?根據霍金的理論,處於在三維空間的我們好像能夠感覺到所謂的時間、所謂的自由、所謂的千變萬化,但實際上我們只是四維的投影,在四維空間裡面我們是可以被“看得清清楚楚”的,是已經被“預演和安排”好了的。我們在三維空間裡面可以看著一隻螞蟻在一張二維的紙面上行走,還能夠安排它行走的方向和軌跡,同樣的,在四維空間裡面的生物也能把我們的三維空間看得一清二楚,無論我們藏在哪裡,都能被看到。

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中,人體的部分和器官,包括大腦,都受到三維秩序的嚴格限制,如果有那麼一種怪力,可以打破3維的界膜,讓我們實現和四維生物的對話,那時又會發生什麼呢?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就有關於四維空間的一段故事,說人們終於擺脫三體的追殺,意外闖入了四維空間,他們在四維空間裡發現,自己原本的3維宇宙一切變化都在眼前,一目瞭然。而且發現了高維空間的矽基生物,這些人嚇壞了,又急忙尋找到打破四維空間的方法,返回了自己原本的三維宇宙。就像上面我們提到的螞蟻一樣,螞蟻本身也許並不知道自己所行走的平臺是人為設定的,所以它可以無所畏懼,即使紙張摺疊了也一無所覺,對它而言全無影響。

螞蟻的這種情況,又何嘗不是我們人類的寫照?

小結:現代物理學還認為,或許我們的空間不止四維,還有更高維度的空間,是我們根本無法看到的。相信隨著人類的科技文明逐步發展,這一些的謎底都將會有清晰的答案。

當然,目前這些都只是猜想,但不能否認的是,劉慈欣所寫的《三體》絕對是科幻界的里程碑之作,它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同時也具備著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同樣是《三體》的忠實粉絲,在讀完前兩部之後,奧巴馬甚至發動白宮聯絡劉慈欣催稿,希望可以儘快看到第三部的英文版。

書中劇情環環相扣,從懸念到兩次鋪墊,再到最後的大反轉,給人極大的衝擊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部都無比精彩。

我在剛觸控《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象力所招引,書中所呈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衝擊”等內容,徹底推翻了我對世界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世界的大布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少喝兩杯咖啡,就能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鉅作。

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國藥研究團隊的重大發現!德爾塔等變異毒株的剋星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