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相信大家對於“細胞免疫治療”這種新興的癌症治療手段都不陌生。這種治療方案總是伴隨著爭議出現,患者們被它已經展現出的卓越療效所吸引,但又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夠成為這種新生治療方案的受益者、成為被“奇蹟”眷顧的那個“超級響應者”,或者像其它追求希望的人一樣,最終失望而歸。

這種顧慮讓許多患者踟躇不前,不知是否應該跟上研究者的腳步。但細胞療法的潛力確實明顯,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的腳步並沒有顧慮而停滯,反而更加大踏步地向前邁進著。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是繼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之後又一個能夠明確地使晚期癌症患者獲益的細胞免疫療法。就在近期,一項全新的TIL療法臨床試驗開啟。這一次,研究者將試驗從末線提到了二線,細胞療法終於開始正式衝擊實體瘤二線治療方案!

LN-145,從宮頸癌到非小細胞肺癌

LN-145是一款患者自體來源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製劑。治療前,研究者會從患者體內提取腫瘤組織樣本,並取得其中的TIL,在試驗室中進行擴增。此外,患者將接受環磷醯胺或氟達拉濱的非清髓性淋巴結切除術,之後接受LN-145的回輸治療,同時接受白介素(IL)-2治療。

研究者表示,IL-2將用於在患者體內啟用TIL細胞,因此同樣是關鍵性的治療步驟。

目前,LN-145已經在宮頸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等適應症上展現出了卓越的潛力。

宮頸癌:已獲FDA突破性療法指定,有望上市!

根據已經在2019年ASCO大會上公開的研究結果,第二階段的innovaTIL-04(C-145-04)中,LN-145治療晚期宮頸癌患者的整體緩解率為44%,其中完全緩解率11%,疾病控制率更是高達85%

根據目前更新的隨訪資料,接受治療的患者中,81%的患者腫瘤突變負荷減輕。

這一階段試驗的結果讓LN-145順利獲得了FDA的突破性療法指定,並預計在2021年,也就是今年年內提交上市申請。

非小細胞肺癌:獲孤兒藥稱號,Ⅱ期臨床試驗開啟!

繼宮頸癌之後,研究者又將目光投向了非小細胞肺癌。2021年4月6日,LN-145二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正式登記。

在IOV-LUN-202試驗中,研究者將篩選共計95例無法切除的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均應在接受免疫聯合化療或免疫、化療聯合貝伐單抗一線治療後進展,且不存在EGFR、ALK、ROS1等驅動基因突變。

更多適應症

除了宮頸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研究者還在籌備LN-145單藥或聯合派姆單抗治療黑色素瘤、頭頸淋巴細胞瘤等的臨床試驗,在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上,研究者也計劃嘗試LN-145與納武單抗和伊匹木單抗(“O+Y”)的聯合應用效果。

什麼是TIL療法?

TIL的全稱是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即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是一類深入腫瘤組織間質中的、具有更強殺傷能力的淋巴細胞,主要型別包括T細胞和NK細胞等。

與其它迴圈於血液中的同類T及NK淋巴細胞相比,TIL對於癌細胞的識別能力及攻擊能力更強大,一定程度上能夠突破癌細胞及腫瘤組織的免疫抑制效果。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TIL療法與CAR-T療法相似,都屬於過繼性免疫療法,需要在提取免疫細胞後進行試驗室內擴增並回輸到患者體內,甚至部分製劑同樣也會為TIL附加嵌合抗原受體(CAR)。但TIL療法中所採用的免疫細胞比起CAR-T療法更加強大,因此一度被視為最有希望追趕甚至超越CAR-T療法的新型實體瘤T細胞療法。

目前,國內外各大權威細胞免疫研究機構已經籌備了大量TIL療法臨床試驗專案,其中一部分專案已經獲得國家批准開始進行。在我國,針對非小細胞肺癌、肝癌等各類實體瘤的臨床試驗均在進行,有需求、且願意嘗試新技術的患者,可以聯絡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瞭解並進行申請。

細胞免疫治療,到底可不可以信任?

與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相比,細胞免疫療法問世不久,尤其是在實體瘤領域尚處於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出色資料,也有一些讓人擔憂的新聞,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但從臨床試驗的角度來說,在正規機構規範接受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的患者,整體療效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幾款國內外的CAR-T、TIL細胞和癌症疫苗方案在末線治療階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NK及DC等雖未有顛覆性成果,但也是受到FDA等權威機構重視的新型治療及輔助手段。

我們始終認為,應該用客觀、科學而辯證的態度來看待細胞免疫治療。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超越或替代舊事物的過程,新生的事物應當對舊事物採取“揚棄”的態度,繼承並發展其中合理的、積極的東西,並否定其中錯誤的、腐朽的部分。

細胞免疫治療是一種新生的事物,它具有蓬勃的活力,以及大量尚未被完全挖掘的潛力。同時,它所代表的、使用免疫能力治療癌症的思路,也符合廣大患者更高療效、更少副作用的需求,是一個值得深入發掘的方向。

也許它尚且不夠完善,但我們也不應該將其全盤否定,而是謹慎地、科學地參與其中,獲取其“利”、摒棄其“害”,為腫瘤患者爭取更有效的治療、更長的生存期。

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如果病毒從地球消失,美好只能持續一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