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隨著蚊蟲季節的到來,人們開始囤積驅蚊劑,以防止蚊蟲叮咬瘙癢。驅蟲劑很重要,因為它們不僅能防止嗡嗡作響、吸血的小害蟲,還能防止它們攜帶的疾病,這些疾病每年奪去全球70萬人的生命。

令人驚訝的是,儘管使用廣泛,但沒有人確切知道大多數驅蚊劑是如何驅除蚊蟲的。現在,研究人員開始揭開謎團的第一部分。

一項新的研究在蚊子身上發現了一種氣味受體,可以幫助它們嗅出並避免痕量的除蟲菊酯。除蟲菊酯是一種植物提取物,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用來驅趕叮咬的昆蟲。

據出國看病機構和生元國際瞭解,除蟲菊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殺蟲劑之一,它來自於某些菊花品種的乾燥碾碎的花朵。除蟲菊酯在陽光下能迅速分解,不易被面板吸收,所以長期以來,這種殺蟲劑被認為是兒童和寵物周圍使用更安全的選擇之一。

除蟲菊酯對蚊子有毒的原因已經為人所知有一段時間了。它的工作原理是結合昆蟲神經細胞的微小孔,並在接觸時使它們麻痺。但它還有另一個特性,它的作用方式更像是一個謎。在較低濃度的情況下,它不是透過殺死蚊子來保護蚊子,而是透過從一開始就阻止它們接近地面和叮咬。

在最近加入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生物學教授董克(Ke Dong)的帶領下,該團隊進行了各種測試,以瞭解蚊子是如何檢測和避免除蟲菊酯的,以及這種提取物的哪些化學成分有助於它們做到這一點。

首先,他們讓人們戴上一種特殊的橡膠手套,把他們的手放在一個裝有50只飢餓蚊子的籠子裡。手套的背面有一個由兩層寬鬆的網眼構成的紗窗。最上面的一層是蚊子咬不透的屏障。通常情況下,蚊子無法抗拒人體面板散發出的熱量和氣味,它們會迅速降落並檢視。但當最接近面板的最下層網用除蟲菊酯處理時,它們就失去了興趣。

出國看病機構和生元國際得知,這些早期實驗證實,蚊子不必靠得太近,就能嚐到或接觸經除蟲菊酯處理過的面板或衣服,從而遠離蚊子。為了查明氣味是否與蚊子有關,研究人員在覆蓋蚊子觸角的細小毛髮上附著微小的金屬電極,並測量它們對含有除蟲菊酯和其他驅蚊劑釋放的化學物質的空氣的電反應。

蚊子的嗅覺能力來自於其觸角和口器上的神經細胞中的特殊感受器。一旦空氣中的氣味分子刺激了這些感受器,神經細胞就會向識別氣味的大腦傳送資訊。

Dong和她的同事們能夠確定除蟲菊花提取物中一種叫做EBF的特殊成分,它激活了蚊子觸角上一種叫做Or31的嗅覺感受器。

他們發現EBF與其他稱為除蟲菊酯的成分一起作用,產生一種特別令人反感的花束。即使是很小的劑量,當這種化合物單獨出現時,蚊子似乎也不會注意到——空氣中每百萬分子中氣味分子少於5個——但當它們結合在一起時,蚊子就會飛起來或爬走。

當研究人員專注於傳播寨卡、黃熱病和登革熱等病毒的埃及伊蚊時,他們還在其他六種蚊子中發現了Or31氣味受體,它們的蛋白質序列驚人地相似。

僅在美國就有200多種蚊子;其中大約有12種會傳播使人生病的細菌。

隨著蚊子對我們最好的化學防禦越來越有抵抗力,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對抗它們的新方法。

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5月5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的廣譜驅蚊劑,防止各種蚊子叮咬人類並傳播疾病。出國看病機構和生元國際會及時給大家更新更多的國外資訊。

9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轉基因蚊子起飛!美國將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對人類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