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愛因斯坦

相對論分狹義和廣義,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到現在被發現的概率為1,廣義相對論到現在被發現的概率為0。

一,狹義相對論的發現概率

狹義相對論即使被發現,也不會叫這個名字,一般會叫做XX定律或者XX力學或者XX方程組XX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論即使被發現也不會很早,的確當時物理學出現了一些困難:邁克爾遜――莫雷的“以太漂流”實驗否定了絕對靜止的“以太”的存在,測得的光速相對於不同參考系是不變的。而更早前的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並不滿足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因為通過麥克斯韋聯立方程組計算的光速是個常數,這不符合伽利略變換。以上種種雖然說明發現狹義相對論的條件已經具備,但還需具有敏銳洞察力和超前抽象思維的人去發現,否則機會稍縱即逝,人們的思路會走向別的方向甚至歧路,再回來也不知過去多少年了。這一點從物理學家洛倫茲至死不接受狹義相對論可以充分說明。

洛倫茲

當時洛倫茲為了解釋光速不變改進了伽利略變換式,但他並不摒棄絕對時空觀,他認為長度在運動方向上真的收縮而不是效應(相對時空觀)。他的變換式後來成了狹義相對論的力學關係式,但他認為變換所引入的量只是數學的輔助手段,並不包含相對論的時空觀。再說說數學家龐加萊,

龐加萊

應當說他是最接近狹義相對論的人了(有意思的是他是數學家卻提出深刻的物理原理,而洛倫茲是物理學家卻推出完美的數學關係式。),他於1897年發表了《空間的相對性》,1898年發表了《時間的測量》,提出光速不變性假設,1902年提出相對性原理,1904年命名洛倫茲變換,1905年早於愛因斯坦發表《論電子動力學》,這些內容與狹義相對論很相似,但他最終並沒完成,因為他雖然認識到了時空與光速的關係,但他只是停留在哲學上,並不願真正放棄絕對時空觀。當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後,龐加萊從不提相對論,可見從絕對時空觀轉變為相對時空觀有多難。儘管愛因斯坦本人說如果沒有他,別人也會在5年內發現狹義相對論之類的話,那是客氣話。如果沒有愛因斯坦這樣具有超常思維的人,狹義相對論一時還真難以發現。

愛因斯坦

二,廣義相對論的發現概率

關於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自己都說過,如果沒有他發現,廣義相對論的發現至少要推遲50年,這是他謙虛的說法,現在看來100年都不行。這從廣義相對論誕生到現在100多年了,還有這麼多人接受不了,就知道廣義相對論有多麼難理解,有多少人想不到。比起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完全是愛因斯坦自己創立的,這是純思維領域的完美傑作,他憑著敏銳的洞察力,超前的意識思維,顛覆傳統思維,突破意識極限,精準地為宇宙把脈,窺破思維中隱藏的宇宙規律,把自然界和思維完美統一。這樣的人千百年出不了一個。如果沒有他,廣義相對論到現在也不可能被發現。這個理論還是很超前的,如果沒有後來不斷證實一些預言和研究黑洞,這個理論不會受到重視,即使現在在巨集觀上牛頓力學也足夠用了,所以如果愛因斯坦不去創立,人們是不可能去創立至今很少能懂的廣義相對論的。說明白點,這個理論是為以後準備的。只有科學水平發展到一定水平,廣義相對論才會成為必須的工具。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火星發現“炮彈”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