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長期以來,地球目前的格局演變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1912,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發現並提出了“大陸板塊漂移學說”,直至今日,坊間一直流傳著各種有關板塊漂移的說法,我們普遍認為地球目前的格局是由於地殼的運動,最終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局面。

圖為:七大洲四大洋簡圖

以上就是我們廣泛認為的大陸漂移假說的內容。

但是如果按照大陸漂移假說的理論來繼續向下講解的話,我們不禁要提出疑問:“這豈不是說明目前的大陸板塊也是在不斷漂移的嗎?”誠然,擁有一些地理知識的人大概都能想到,自地球誕生以來,地殼就不斷髮生運動。諸如火山噴發、地震、地貌變化等自然現象都是由於地殼運動導致的。如此也就意味著,地球的格局也同樣會繼續發生變化。

圖為:地殼運動

圖為:貝加爾活動裂谷帶

說到這裡我們先來談談亞歐大陸,作為今天的主角我想我有必要對它進行一番介紹:首先,我們目前所在的大陸就是亞歐大陸,是由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合成在一起所形成的,其總面積高達5000多萬平方千米,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塊大陸。

圖為:亞歐板塊

如果再細一點去深入講解的話,我們轉而從地質構造學的角度來看,亞歐大陸的組成也同樣包括了:亞歐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和北美板塊,這四大板塊在經過多次板塊結構變化,相鄰陸塊結合、分離的漫長過程之後,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亞歐大陸。

圖為:亞歐大陸板塊

而在亞歐大陸上發現的貝加爾裂谷地帶是大陸內較深的一條裂谷帶,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裂谷更遠離擴張的洋脊:裂谷走向為東西向,西起蒙古北部達爾哈特盆地,東至俄羅斯托卡盆地;總長逾2000千米,寬度約150~200千米;且結構複雜,其中包括很多狹窄的內陸斷陷。

圖為:貝加爾活動裂谷帶

這條裂谷帶的寬度已經大得離譜,但是其寬度還在不斷擴大。根據地質學家的預測,從動量以及力學的角度來看,如果地球此時狀態不發生任何變化,那麼分裂將會以貝加爾裂谷帶為中心一分為二,從而分裂成兩個大陸,因此這並不算是一個好訊息。

圖為:貝加爾裂谷帶

而隨著亞歐大陸的分裂,在其分裂處將會產生一個全新的大洋,這將是毫無疑問的。地質學家透過對貝加爾斷裂帶的沉積物的分析,以及對其海溝區的構造進行觀測,並還原了貝加爾湖的變化過程,顯示出了7000萬到1億年之間的中生代時期貝加爾湖出現了斷裂海溝構造形式。數千年下來,該裂谷都保持著十分穩定的狀態,但約500-700萬年前才出現了異常的現象。

圖為:貝加爾湖斷面圖

透過地質學家們的觀測以及分析,他們發現包圍了貝加爾湖的山脈高度正在逐年上升,這代表了貝加爾湖活動裂谷帶已經完全失去了之前的平衡狀態。因此有地質學家對此做出推測:亞歐大陸將於2000萬年後以貝加爾湖活動裂谷帶為中心徹底分裂為兩個部分。屆時,貝加爾湖的位置將會形成一個新的大洋。

圖為:貝加爾活動裂谷帶

之前我們也有提及過大陸不會一直保持穩定,每天都在發生新的地殼運動。這是由於地殼是漂浮在地幔岩漿上的緣故,才會導致火山噴發、地震、海底火山噴發。這些現象都可以直接用地殼的活動現象來說明。而除了貝加爾湖裂谷帶之外,大家可能更熟悉東非大裂谷這一名稱。地質學家認為在未來,東非大裂谷處將會形成新的大洲,地質學家們透過衛星觀測發現,該區域的非洲之角正在逐步遠離非洲大陸,並正在形成一條新的裂谷。

圖為:東非大裂谷

按照地質學家們的預測,約100萬年過後,非洲之角將會完全脫離非洲大陸成為一個新的大洲。這些現象都充分說明了地球並不是一直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地球板塊很可能會出現重新組合的現象。

圖為:板塊運動變化

從開頭的大陸板塊漂移假說中我們就已經認識到:從地球出生之際,地殼就是不斷運動的,而如今也是沒有停下過。科學家們透過衛星觀測發現了太平洋正在逐年縮小,而大西洋正在逐年擴張。而無論是火山的運動,還是地震的發生,都在時刻提醒我們地殼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地球格局的改變已成定局,但至於什麼時候發生,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未知的問題。

擴充套件閱讀:神秘的貝加爾湖。

提到了貝加爾湖,想必國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之外,應該是著名音樂人李健老師演唱的那首《貝加爾湖畔》了。這首歌曲不僅旋律優美,搭配上李健老師清澈空靈的嗓音,讓人如入仙境。

圖為:美麗的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是亞歐大陸上最大的淡水湖,同樣也是世界上最深和水儲量最大的湖。但雖說她被稱為“湖”,可無論是當地居民的稱呼,還是水中存活的生物都使她顯得不那麼像一座湖。通古斯人叫她“拉母”,布里亞特人叫她“貝加爾大拉衣”,翻譯成中文都是“海”的意思。

貝加爾湖明明是淡水湖,卻生活了很多海洋生物,諸如:海豹、海螺、海綿、龍蝦等。其中說法眾說紛紜,古西伯利亞人甚至給她起了一個美好又神秘的名字:“謎語之海”。

圖為:美麗的貝加爾湖

如此令人感到迷幻的身份,不禁讓我們的頭上都充滿了大大的問號。這神秘的貝加爾湖究竟是湖是海,如果它是湖,那又為什麼擁有了種類眾多的海洋生物。對於這神秘的一切,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們認為:貝加爾湖是地球中獨特的“世外桃源”,原因是貝加爾湖躲過了第四紀的冰川襲擊,有效保護了第三紀的生物存活,並且發展了一些新的物種。

圖為:貝加爾湖中的海洋生物

並且,科學家們推測貝加爾湖從前並不是海洋,而是與海洋連線的海灣。古生物學家以及地質學家考察了貝加爾湖,發現了來自7000萬年以前的中生代海洋沉積物。於是斷定那裡曾有一個外貝加爾海,後經地殼運動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貝加爾湖。

圖為:美麗的貝加爾湖

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地質學家們利用鑽井技術在貝加爾湖濱取得了樣本,經分析後發現樣本中只有新生代的岩層。後結合鄰近地區在地質、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的資料,證實了貝加爾湖並沒有在中生代時被海水淹沒的可能,也不存在任何湖泊。資料顯示,貝加爾湖是一個誕生於2500萬年前的“新生代”。只是後來經過強烈的地殼運動,才使得貝加爾湖周邊山脈急速升高,湖盆迅速下降,形成了狹長的谷盆,從而誕生了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

圖為:貝加爾湖的周邊地勢

但那些海洋生物是如何進入貝加爾湖的呢?這就是神秘貝加爾湖另一個美麗的謎語了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我是一個天文學者,我認為外星人可能會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