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20世紀80年代龍線蟲就存在於非洲和亞熱帶地區,非洲每年有數百萬人感染龍線蟲。近年來發現龍線蟲不僅可以感染人類連寵物狗也會經常感染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預計2030年可以消滅這種寄生蟲。

龍線蟲原圖

1龍線蟲存在於什麼地方?會來到我們生活的地方?

龍線蟲全名幾內亞龍線蟲,龍線蟲分為雌性和雄性,雄性最長長到4cm,雌性一般會長到70到120cm,攻擊人體的一般是雌性龍線蟲。龍線蟲發現於17世紀,感染方式主要是水源傳播。形態不會以70cm出現,在淡水中難以觀察的生物中含有龍線蟲的幼蟲。我們的身體成了蟲子的宿主,一般這種寄生蟲離開人體很難存活。溫度大約在25–30度蟲子最容易存活。

取蟲

2蟲子防治?人不在了蟲子依然在

宿主死亡,蟲子會離開身體尋找新的生存環境雌性會到人的面板表層撕裂面板慢慢的鑽進身體鑽進身體的過程中宿主會感到灼燒,肯定會用涼水清洗此時便中了龍線蟲的奸計,接觸水的那一刻幼蟲便遊進水中進行新一輪的繁殖鑽近腹部進行新一輪的交配產卵,龍線蟲產卵週期是360天,完成一次寄生週期較長,當身體被蟲子入侵恢復大約需要4周的時間,對人體傷害性極大容易再次感染。

如何辨別是龍線蟲感染了?

龍線蟲會釋放一種白色的液體

3人體常見的寄生蟲?

什麼是寄生蟲?寄生蟲就是大多是時間寄住在另一個生物的物種。人和寄生蟲多數都是人不在了寄生蟲也會隨之消亡。存在即合理,根據這一理論寄生蟲和微生物能改變人類進化。但寄生蟲的危害遠遠大於給人類帶來的益處。

1鉤蟲

透過受汙染的水或者蔬菜進入到人體中,吸食宿主的血液,嚴重患者患有貧血。

2蛔蟲

腸道線性蟲,長度大約15–30cm,主食主要以腸道食物為主,孵化速度極快,會產生髮燒,腹瀉等症狀。

3絛蟲

主要吸附在受害人的的腸道內,3-4個月成熟,可依附在腸道長達25年,幼蟲可隨糞便排出,可以造成噁心,腹瀉,體重減輕。

顯微鏡下的絛蟲

4阿米巴蟲

這種蟲子主要感染人類和靈長動物,主要存在於潮溼的環境中,傳播主要靠水源和蔬菜水果,透過糞便對其它生物進行傳播,阿米巴蟲和瘧原蟲一樣可導致人死亡。

5疥蟎

這種是透過面板接觸進行傳播的,雌性會在面板上產卵導致面板騷癢,然後趁面板虛弱將幼蟲打入面板內部,面板就會出現疥瘡。

這些都是在生活中極容易傳播的寄生蟲,大多數都是靠水源和素菜水果。

4寄生蟲並沒有減少?它們只是轉移了戰場

2015年用了10個月的時間統計了150個村子459條犬感染,原本龍線蟲唯一宿主是人體,從2007年開始感染人口逐漸下降,07年有1萬例左右,12年有542例,15年22例,18年全球只有28例,本來快要消失的龍線蟲傳染到了動物身上,透過基因測序的方法測得寵物狗身上的人類感染的龍線體是同一種生物。

報告中指出寵物是由於喝了汙染的水源,而這些水源中含有龍線蟲的幼蟲,水源透過人類隨意丟棄的垃圾而造成龍線蟲大量的繁殖由此報告得出龍線蟲也在不斷地進行演化來適應新的生存環境。

1982年建立了以消滅龍線蟲為主導的卡特中心,由於感染了龍線蟲危害極大數月不能工作,甚至還有癱瘓的可能,膿腫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形式。

膿腫的腳

患者感染的程度取決於患者體內有多少雌蟲,有任何取出的行為雌蟲都會縮回洞中雌蟲會更快速的產卵,古人用一個小木棍固定住雌蟲的一端然後使勁往外拉,由於雌蟲身長70cm,往外拽需要10個小時。拽出的過程需要醫生耐心的行醫,需要患者忍住疼痛更加需要內心的忍受,所以一般來說都是醫患和醫生不斷地進行交流轉移壓力緩解疼痛。

5捲土從來的龍線蟲?

起源於一位越南的居民,感染了這一個幾乎滅絕的蟲子,透過圖片看出像是一條白色的線,這位居民是如何感染的?

這種蟲子曾經在非洲肆虐,18年全球範圍內只有28例,從非洲到越南有上千公里,越南河內國立醫院發現一名腿部和手臂都有膿腫的男子,並從他的手上取出“五種常見的腸道蠕蟲”卡特中心主任亞當韋斯說這名男子可能不是感染的龍線蟲,世界衛生組織試圖和國立熱帶疾病醫院醫生取得聯絡,因為這有可能是“認錯蟲”的案例,可能只是和龍線蟲相似的其他原蟲。

根據觀察表明幼蟲可以在淡水魚中短暫存活,足以感染食用汙染水的人類,但由於龍線蟲已經將要滅絕,而越南又發現了類似案例,此事有些蹊蹺。至少從現在來看龍線蟲還沒有肆虐越南的痕跡。

韋斯教授說如果他的團隊能檢測這些寄生蟲,那麼就能觀察寄生蟲的關鍵部位,從而確定是不是龍線蟲,不過儲存方式要降低龍線蟲溼潤度如果確定是非洲的龍線蟲,採用基因分析的方式可以弄清是否來自遙遠的非洲,對於幫助弄清是否從非洲而來非常的重要。

6總結

龍線蟲生存在25度到30度的環境中,那我國的環境也恰好適應這種寄生蟲的生長,我國會爆發嗎?大機率不會因為這些寄生蟲感染大多來自水源汙染和沒有清理乾淨的蔬菜果蔬,現在我國對水源汙染治理嚴厲不會出現重大的說汙染事件,預計2030年就會消失的病毒會不會捲土從來?非洲要加油了。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教科書將被改寫!地球核心竟是“套娃”結構,裡面還藏著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