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2021年以來,我們看到地球的氣候異常非常明顯,表現很不平凡。特別是在冬季時段,一會升溫,一會降溫,讓我們感覺到了今年的氣候模式真的不一般,不過經過科學分析之後,這背後的因素主要就是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所以地球的氣候格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正在發生鉅變,當然如果人類不進行對地球生態系統的保護,那麼未來異常氣候現象可能會更多。

所以2021年不少人都在說,會不會又是跟2020年一樣,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其實如今針對這個還沒有辦法說,極端氣候現象確實出現的頻率較高,再加上一些全球變暖引發的連鎖效應,例如拉尼娜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等因素,導致氣候的波動肯定會更加明顯。並且關於拉尼娜現象的最新報告也出現了。美國氣候中心指出,如今的拉尼娜現象仍然在熱帶太平洋地區持續發展,但是最近已經出現減弱的趨勢,所以這意味著拉尼娜現象正在消失,那麼對地球的氣候影響也會減弱。

透過對拉尼娜現象的分析來看,如今的Niño3.4地區在2021年2月的平均已經出現了波動,雖然與1月份的拉尼娜現象資料基本相同,但是整體上來看,已經是比1991-2020年的平均溫度低約1.0°C。剛好Niño3.4地區進入到3月之後,指數是一路飆升,完全進入到0度以上的區間,所以這正好就是拉尼娜現象減弱的標誌,那麼這已經完全超過了基準線-0.5度的基本閾值,持續下去最快可能在3月就沒有拉尼娜現象的發展。

那是不是厄爾尼諾現象又要來了呢?其實如今還沒有這個現象,畢竟拉尼娜還在處於減弱,同時我們還是要明白一個指標,那就是要確定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必須要在平均溫度0.5°C的界限保持3個月甚至以上才可能這樣說,所以如今其實還沒有辦法定義。不過美國氣候中心,日本氣象廳都先後說明了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走向,那就是在春季結束,大概有60%的機率發展為中性氣候狀態,保持拉尼娜機率只有45-50%,而到了秋季,厄爾尼諾現象也也不太可能出現。

所以如今的氣候模式,並非是大家想得那樣,就是出現了拉尼娜現象,馬上就會轉向到厄爾尼諾現象狀態,這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並且在去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連續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所以今年會不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暫時也不明確。不過科學預報人員認為,厄爾尼諾現象不太可能發生,到初冬時大約有10%的發展厄爾尼諾現象的機會,所以拉尼娜現象在今年不太可能持續出現,這就是大概的走向。

不過真的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那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它的影響與拉尼娜現象是相反的模式,對我國來說,如果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將可能導致北方地區容易出現高溫乾旱的模式,而南方地區通常會出現嚴重的洪澇,如果大氣環流異常非常劇烈,那麼北澇南旱的模式也可能發展,所以如今無論是拉尼娜現象,還是厄爾尼諾現象,這兩種氣候模式都不是好事情,這都會影響氣候的正常發展,特別是高溫,乾旱,風暴,雨水分佈不均勻。

同時在全球範圍之中,如果出現了厄爾尼諾的情況,那麼印尼,澳大利亞等地也將可能出現乾旱,所以這是一種全球性的氣候現象,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如果出現了可能帶來的影響,不過比較幸運,如今日本氣象廳,美國氣候中心連續釋出監測說明,那就是今年不太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就看後期會不會發生轉變,至少如今的報告顯示不太可能,大家可以放心了。

不過除了這些自然現象可能對人類帶來影響之外,聯合國也很早發出了警告,那就是2021年將是災難性的,為何這樣說?他們表示對十幾個國家來說,饑荒正在“敲門”。確實從2020年發生的一切我們看到了,世界的飢餓因為病毒出現了很多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已經出現了一次禁止糧食出口的事情。

在去年,“官宣”禁止糧食出口,其中包括越南、哈薩克、塞爾維亞、埃及、柬埔寨等國,所以2021年還會不會出現這一幕,暫時沒有辦法確定,不過聯合國發出了警告,我們人類就需要警惕,糧食可以說也關係到了氣候的變化等問題,一個地區出現極端性氣候現象過多,那麼也會帶來相應的連鎖效應,例如:高溫,乾旱,野火,蝗災等等是必然的,今年蝗災問題在東非又在蠢蠢欲動了,所以沒完沒了的狀態一樣,雖然影響不到我們,但是糧食是生存的根本,我們都要以節約為主。

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人體冰凍睡眠會把人給凍死嗎?人體冬眠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