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人們常常理想化地覺得:科學家是公正,客觀的觀察員。但是,就像其他領域的人一樣,科學家也受到有意識或無意識偏見的影響。對鳥類聲音行為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會是如何影響研究方法的。

150多年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鳥類的歌唱行為是一種雄鳥才有的特徵,這種說法的源頭最早源於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相關著作。這種被廣泛接受得樂觀點認為:歌唱行為是鳥類繁殖季節中雄鳥產生的長而複雜的發聲,而這種行為在雌鳥上通常很少見。

但是在過去的20年中,研究表明:許多鳥類中的雄性和雌性都會唱歌,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所以現在的問題變為了:為什麼最初雌鳥、雄鳥都有歌唱行為,但許多種類的雌鳥最終卻喪失了這種行為?

有意思的是,回顧近20年來有關雌鳥鳴叫的研究,發現推動這種科學認知轉變的關鍵人物竟然都是女科學家。

傳統上,對鳥鳴的研究主要由在北半球國家工作的科學家開展。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和德國等國家的研究人員將大部分工作重點都放在在北溫帶繁殖的候鳥。這些研究導致了文章開篇的結論:沒人注意到雌鳥也會有歌唱行為。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新的研究開始研究指出了這種不足:以前的科學家過於偏愛溫帶鳥類了,從而忽視了在熱帶地區,許多雌鳥也是是歌唱的好手。研究人員開始研究雌鳥如何學習歌曲、使用歌曲,以及為什麼某些物種中的雌鳥會與他們的伴侶一起唱精確協調的二重唱。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分析這些文章的第一作者,我們發現68%的關於雌鳥歌唱行為的論文是由女性撰寫的,而在鳥語研究領域的所有論文中只有44%是女性撰寫的。也就是說,研究雌鳥歌唱行為的男性科學家要比研究鳥類歌唱行為的科學家低24%。而女性科學家似乎對這個領域更感興趣。

1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角谷猜想的科學事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