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創造之柱”像一個整體的象鼻一樣在天空中穿行,它是一個巨大的恆星形成物質區域,位於距離地球約6000光年的鷹星雲中。由於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一幅標誌性的可見光影象,這些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卷鬚在明亮的年輕恆星的輻射下變得五顏六色,因此成為銀河系的地標。

現在,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對這些柱子有了一個新的看法,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通常肉眼看不見的紅外輻射上。在新的紅外影象(也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中,五顏六色的柱狀物逐漸褪去,變的模糊似幽靈一樣,揭示了塵埃中新生恆星的萬花筒。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這些柱子的長度約為5光年(約為太陽系直徑的3.5倍),是恆星形成的自然孵化器,因為它們有許多稠密的氫氣囊。當越來越多的氣體和塵埃堆積成一個單一的、引力密集的區域時,該區域在聚集物質的作用下會升溫,並可能變成恆星的種子——也被稱為“原恆星”。如果原恆星繼續聚集品質,溫度上升到足以在其核心引發核反應的程度,那麼一顆成熟的恆星就誕生了。

如圖所示,柱內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位於最大柱的頂端,它閃爍著看起來像是薄薄的藍色輻射。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這些濃密、多塵的區域遮蔽並冷卻了它們下面的氣體,使得柱子的下部能夠保持其細長的形狀。

不管怎樣,現在。據美國宇航局天文學家保羅斯科文介紹:氣態柱實際上正在電離,這是一個電子從原子中剝離的過程,並被來自大品質恆星的輻射加熱。隨著柱尖恆星越來越大,它們的輻射將變得更強,慢慢地摧毀它們周圍的氣體。

也許這使得像這樣的畫面更加特別,我們以後再也看不到像這樣的創造之柱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吧!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地球如果沒有了月球相伴,生物和人類還能活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