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早在上個世紀,我們人類就成功的登入了月球,現在,我們的航空航天科技也有了不小的進步,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人類可能還會登陸火星等其他星球,加之旅行者號馬上就要飛出太陽系,甚至在未來,我們人類飛出銀河系都將成為現實。

​其實,上述的都是理想化的東西,我們人類想要飛出銀河系,幾乎就是天方夜譚。我們很可能在人類滅絕之前都無法實現這個願望,那麼為什麼我們就無法飛出銀河系呢?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太陽系有多大?

我們看上面的關係圖,從第四部分開始看,它包含了前三部分,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部分,圖例顯示的是以木星軌道為邊際的太陽系中心部位,這其中還包括了其他的星球,如金星、水星、火星、還有我們地球。圖中黃色的一圈為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區域,也稱之為小行星帶。

第二部分出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土星、冥王星。最外層的紫色圈為冥王星圍繞太陽執行的軌道。第二部分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太陽系全家桶。

第三部分的紅色圈為小行星SEDNA的執行軌道,它的中文名為塞德娜,也是目前我們發現的唯一一顆圍繞地球執行範圍最大的小型天體。它在最接近太陽的位置時,它們的距離大約為76個天文單位,而最遠的時候,距離大約為937個天文單位。(延伸知識點,什麼是天文單位?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中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國際上用A.U.來表示。一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1A.U.=149597870千米。)

第四部分是Oort Cloud ,它包裹著整個太陽系,這裡也是太陽系真正的邊際,Oort Cloud 是一個球體雲團,它的直徑大約為2光年,在它的直徑範圍內,太陽都有是引力作用的,所以太陽系的真正直徑為2光年,一旦超出這個範圍,那麼太陽系的引力就幾乎沒有了。

看完了對上圖的解釋,你現在應該對太陽系有了一個新的認知了吧!沒錯,太陽系就是這麼的大,它的邊際鑑定是以引力範圍來鑑定的,而非最外層的行星做鑑定的。

我們人類目前飛得最遠的飛行器旅行者一號,目前還沒有飛出第三部分,而現在研究的大部分割槽域還侷限在第一部分的紅色圓圈之內。想要飛出第四部分,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也就是說,以目前的科學水平和發展速度,我們想要成功的飛出太陽系,還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但是也並非不可能,因為我們人類最大的本是就是超級會想象,想象是一切現實的原動力。

那麼我們想要飛出銀河系就更加的艱難了,首先我們已經知道了太陽系是非常寬廣的,但是銀河系中類似太陽系的恆星系統就超過了4000億個,這還不是最讓人頭大的,這4000億個恆星系統之間的距離還非常的遙遠。我的天呢!真的是不能再想了,頭都要大了,就拿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比鄰星來說,它和我們的距離也差不多要4.22光年,這是多遠呢?光線要在真空中走4.22年才能到達。

先不說別的,就拿Oort Cloud來說,雖然它的直徑只有2光年,我是飄了嗎?2光年我都用只來表示了。人類想要飛出Oort Cloud都是一件非常難以實現的願望,就算我們人類可以完全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那麼可控核聚變能源的飛船的最高速度也只能達到光速的15%左右。所以想要飛出Oort Cloud,也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事實就是這麼的殘酷,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哈哈!我笑了,畢竟我們連身邊的大海還沒有沒有研究明白呢!未來的科技要如何發展?也許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思考的問題。最起碼是年輕一代人值得思考的問題。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22億年前的地球,曾出現過高等文明?“地底文明”說最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