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現在你看見它了,現在你看不見它。一個天體出現在之前的伸縮板中,(左)但在一會後,也就是右面的伸縮板中,它又奇怪地消失了。

通過對比和分析歷史上和當代的天文資料,這一舉動使我們發現了大約有100多個星狀物體意外的消失了。所發生的這些異常的事件可能是自然發生的,但科學家認為也有可能是由於外星技術導致的——只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罷了。

它們最開始以夜空中一個黯淡的紅點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但隨後它們就會開始逐漸變亮——幾倍甚至幾千倍不等。再之後,通常還不到一個小時,它們又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但它們究竟是什麼?

現在發表在《天文學報》上的最新研究稱它們為“紅色瞬變”,其作者是來自斯德哥爾摩大學以及西班牙的卡那裡亞斯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為首的,由比阿特麗斯·比利亞羅爾(Beatriz Villarroel)領導的研究小組。其中約有100餘顆這樣的星體被記錄。通俗地說,它們被稱為:“消失的星星”,它們簡直令科學家困惑不解。

多虧了在百年觀測(VASCO)期間所提供的消失與出現的資料,紅色瞬變才能被觀測到——這個專案並不是徒有虛名。它成立於2017年,VASCO負責發現並捕獲了許多在地球附近區域外,神祕消失的天體,正如作者在研究中所說的一樣:除非一顆恆星直接塌縮至黑洞中,目前還沒有已知的物理過程能夠使其直接消失。如果存在這樣的例子,那麼找尋全新的外來現象,甚至去尋找更高階的文明之跡象以及更卓越的技術這一舉動,將會變得充滿趣味。

為了最新的研究,比利亞羅爾以及她的同事們研究了在上個世紀所被收集的檔案和資料,特別是美國海軍天文臺(USNO)所收錄的一份目錄。這項舊的資料與現代天體的目錄相比較,包括泛星資料的釋出與總結。

科學家從6億個物件庫中找到了151193顆沒有被現代記錄所記載的星體。迄今為止,比利亞羅爾以及她的同事們只分析了其中的23667個天體,也就是隻分析了其中的15.7%。將這些初級樣品擱置並對它們進一步研究後,作者們寫到:研究人員發現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各種文物”,例如鏡片上的汙跡以及其他視覺上的缺陷。

但大概這些天體中的100多個並不能很輕易的被解釋,所以才不得不稱它們為紅色瞬變。這些天體看起來像是趨於極度的紅色,並且在視場中做出了區分的動作,即比美國海軍天文臺(USNO)目錄中所記述的典型星體幅度更大,更獨特的動作。已知的天體現象中,例如小行星、速移的星、或者星體僅僅從視野中偏移出去——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現在,星星不會毫無徵兆地突然出現並消失。當然,它們最終會消耗殆盡,最後的結局不外乎兩種———變成白矮星或是演化出一場超新星爆炸。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性,儘管這只是理論上存在的————一顆恆星塌縮排黑洞,天文學家稱它為失敗的超新星。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沒有完全排除把這些異常的舉動歸咎於超新星的可能性,進一步的研究需要確定,作為失敗的超新星,不出意外,它們會變得異常的罕見。作者說道:“理論上的計算表明,在VASCO搜尋中不太可能遇到失敗的超新星。”,正如他們在研究中所寫的,這種短暫的閃光是從紅矮星中發散的,極大量的太陽耀斑——這種可能性夾雜在其他自然的可能性之中,並沒有被科學家排除。

令人著迷的是,研究人員在最新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空間,以尋求更徹底的可能性:有關外星人的情報活動(ETI)。當然,搬出外星人的理論總是科學家們一個極好的擋箭牌——雖然這是在天文史上屢見不鮮的東西。但也並不意味著他們應該從這個可能性極大的理論上避開,因為這種情況也不例外。

正如作者們的推測一樣,這些紅色的光點可能是用於星際聯絡的強大的鐳射或是從戴森球中散發的熱量———戴森球是一種假想的,並且足夠巨大到可以包圍整顆恆星的人造結構。

有趣的是 ,VASCO開始了一項搜尋地外文明的計劃,也就是去搜尋那些不能被歸於由自然現象引發的東西。

“但是我們清楚的知道這些運動中沒有一個已經直接顯示了任何有關外星人的跡象。”那份報道的合著者,馬丁·洛佩斯·科雷多伊拉如是說道。“我們相信這些運動是自然的,儘管有些很極端,但它們仍是天體物理學的研究資源。”

這組作者說道,很有必要對這些紅色瞬態進行徹底的跟進研究。並補充說,他們對151,193個天體的研究仍需進一步總結。 為此,他們希望招募人工智慧並安排一項公民科學專案來加快這一程序。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FY: 對面不是笨李白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定好鬧鐘,明晚,西方夜空可賞8年一遇的“金星伴昴”天文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