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文章的開頭我們先看一下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含著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這篇文章也源於學者的想象力。

在學術界一直存在著一種觀點,即我們整個宇宙都是模擬出來的。特斯拉汽車及spaceX的CEO馬斯克認為,我們活在真實世界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一,他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首先,宇宙中產生地球這種生命搖籃就是極其不自然的一件事,科學家比喻這個概率就如同將手錶拆成幾百個零件,把它們丟進海里,依靠海浪將這些零件重新組成一塊完整的手錶。

這樣的概率我們將其理解成不可能也不為過,這一切不像是偶然形成的,人為操作的可能性更大,宇宙中像這樣不自然的事情比比皆是。

比如時間為什麼會有開端?我們都知道宇宙來自一場大爆炸,從那一刻開始就有了時間,那麼大爆炸之前有什麼?

為什麼會存在速度上限?以我們目前的科學認知來說,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品質就會變得無限大,所以我們無法超越光速。

為什麼會有普朗克常量,按理說速度快可以無限快,微觀世界中粒子的小可以無限小,為什麼會有這些限制,又是誰規定的?

如果整個宇宙都是一個虛擬程式就可以說的通,宇宙是可以無限大的,元素也可以無限多,就像一個遊戲,這些都可以通過程式設計來實現。

而這個程式在最開始就設定了一整套物理規則,如重力學,熱力學,引力學,量子力學,相對論等等規律,這些規律適用於程式中的每一個單位,剩下的全靠自然演化。

但是這個程式中任何東西都不能是無限的,這就像是再厲害的“計算機”也有速度上限,也有計算精度的限制,超過這些限制的問題,系統可能無法處理或造成宕機。

科學家說過,低維度世界是高緯度世界的投影,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三維的,而我們開發出來的遊戲就像是一個二維的平面世界。

那我們的三維世界會不會也是四維或五維世界創造出來的呢?會不會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擁有超強自主意識的NPC?

還有很多現象可以為這個猜想佐證,比如我們所處的巨集觀世界是絢麗多彩的,但是在微觀世界裡,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都是一樣的。

這就像是一張照片,照片中可能是風景,可能是人物,但是放大看都是一樣的畫素。

還有我們之前的文章“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詭異實驗”中提到的雙縫干涉實驗,即沒有觀測時,光是以波的形態出現的,但是科學家觀測後光又變成了粒子的形態。

這點科學家無法解釋,就提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是波,也是粒子。但是其實這點就很像遊戲中為了降低負荷,只渲染玩家可以看到的畫面一樣。

綜上所述,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一個虛擬程式,那麼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就是這個超級創世程式啟動的一刻。

世界中的一切自然法則就是這個程式的程式碼規範,超自然和靈異現象就是這個程式的BUG。

光速和普朗克常數就是執行這個程式機器的CPU,平行宇宙就是這個遊戲的各種存檔。

但是創造一個像宇宙這樣大的地圖會不會有點多餘?其實這要看玩家的想要達成的成就,比如我們在遊戲中想讓操控的角色四處探險,就會生成一個儘可能大的地圖。

也許創世程式希望看到智慧生命達到星際旅行的程度,也許宇宙之外還有更大的空間等待被探索。

如果我們真的生活在這個程式之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說的通,但是不能因為這一切可以說的通就可以證明我們真的生活在這個程式之中。

這個問題只是一個無法被證明,也無法證偽的猜想。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太陽表面也會下雨?雨滴高達100萬攝氏度,對地球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