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我們知道,通過生活中的蛛絲馬跡,人們可以大致推演出事件的前因後果,甚至從某個事件推測出可能的未來。

換句話說,我們的宇宙是由因果驅動的,現在發生的事會直接導致以後發生的事。正因為如此,宇宙中的許多事物都是可以預測的。我們可以預測什麼時候會發生日食,或者什麼時候可以發射火箭到火星。反過來也一樣,通過觀察現在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回顧過去,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例如,我們可以觀察今天的星系運動,知道宇宙曾經處於我們稱之為大爆炸的熱緻密狀態。

時間的對稱性

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物理學的一個特性被稱為時間對稱性。不管時間的方向如何,物理定律都是一樣的。如果你觀看一顆軌道行星的動畫,你無法知道它是向前還是向後執行。因為物理學的因果關係允許因是果,果是因,時間沒有優先的方向。

所以我們無法判斷這個動畫是在時間上向前執行,還是向後執行?但是拋開這個問題,你可能會說,那熱力學和熵呢?我的咖啡一放在桌子上就會涼下來,如果我把杯子掉在地板上,我就無法把它還原。這也就是說時間只有一個獨特的方向嗎?不完全是。

時間“逆行”

我們知道熱力學本質上是累積的,熵確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但那是因為可能的無序狀態比有序狀態要多得多。這有點過於簡化了,但對於日常生活來說已經足夠了。如果我把一把沙子拋向空中,沙粒幾乎肯定會以某種隨機的方式落在地面上。然而,有無限小的機會,他們會降落在一個完美的圓內。機會是如此之小,以致於我們永遠不會看到它發生,但它不是不可能的。混沌系統幾乎不可能預測,但我們原則上可以用足夠的資訊預測它們。由於時間的對稱性,我們也可以回到混沌系統的初始狀態。

這就是所謂的逆行。它是一種從當前事件“預測”過去事件的能力,是基礎物理學的核心。關於量子物理、經典物理和熱力學,我們學過的一件事就是它們都歸結為資訊。任何系統的狀態都包含您需要的所有資訊,以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意味著資訊是一個守恆的量,就像能量一樣不能被創造或毀滅。

黑洞能保護你的祕密嗎?

那麼資訊既然無法毀滅,也無法被創造。那麼一個懸而未決的大問題是資訊守恆是否適用於黑洞。如果我把我的個人資訊扔進黑洞,它永遠也逃不出去。一旦它跨越了事件視界,資訊就再也逃不掉了。這是否意味著我內心深處的祕密永遠是安全的?這個資訊悖論對量子引力有著巨大的影響,但已經不屬於我們這個時代。

但即使不借助視界或量子物理,倒退也會失敗嗎?由於經典物理學是確定性的,所以逆行總是可能的。但一項新的研究反駁了這一觀點。

最新研究的結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用計算機模擬了三個巨大的黑洞在引力作用下的行為。在每次模擬中,他們都會改變黑洞的初始位置,以觀察它們的運動隨時間的變化有多相似或多不同。這種三體問題是混沌系統的經典例子,這是一個研究系統可預測性的好方法。

正如你所預料的,當你改變初始條件時,你會得到非常不同的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的差異會導致大的差異。我們對混沌系統的了解已經有幾十年了。但研究小組發現,即使是最小的變化也會導致很大的變化。當他們把移動的距離縮小到一塊木板的長度時,大多數的模擬結果仍然是一致的,但是大約有5%的模擬結果仍然相差很大。

這很有趣,因為普朗克的長度大約是量子系統的尺度極限。小於這個數,已知的物理定律就失效了。由於模態中的物體是大黑洞,這不是量子不確定性的某種影響。在他們的模擬中也沒有一些不確定性。這個三體系統的不可預測性似乎是內在的。

所以我們不能總是準確地預測未來。但是由於萬有引力定律在時間上是可逆的,這也意味著對於某些系統我們無法知道它們的起源。

所以,請記住,這是關於我們所能知道的極限。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來理解宇宙的歷史。但這可能意味著資訊並不總是守恆的,即使是在一個簡單的經典系統中。如果這是真的,它可能會改變我們理解物理學最基本本質的方式。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點開高清大圖,細看這個“殘缺”的星系,告訴我你發現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