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我們知道,地球位於太陽系當中,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熱量都來自於太陽。但太陽系又是銀河系1000億顆恆星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銀河系是一個龐大的螺旋形星系,從地球上看它就像是一個從天劃過的天河。但銀河系始終處於旋轉當中,能讓銀河系1000億顆恆星為之旋轉的銀河系中心,到底是什麼呢?

按照現在科學家的研究,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會發出巨大光芒的特殊存在,位於銀河系的自轉軸和銀道面的焦點。銀河系的中心名叫“銀核”,位於人馬星座方向。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很強的射電源,中心半徑和太陽系的直徑類似,只有2光年。但是這其中卻是一個品質相當於200萬個太陽的物質。可能包含著許多年齡在100億年以上的古老紅色恆星,或者在中心區域可能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

銀河系的“銀核”活動非常劇烈,還曾發生過超新星爆發的事件。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銀河系的中心並不存在黑洞,因為天文學家在距離銀河系中心不遠的地區發現了數十顆非常明亮的恆星,而在黑洞周圍應該是不存在任何天體的。黑洞的形成,就是超巨星在爆炸後發生收縮和塌陷,最後就會形成黑洞,在黑洞周圍的所有天敵都會被黑洞所吞噬。按照天文學家的研究,宇宙中幾乎所有星系中心都有一個巨型黑洞,至於為什麼會在黑洞核心區域還會出現其他天體,這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團。

更加令人驚奇的發現還在後面。科學家發現,黑洞不但能夠吞噬恆星,而且圍繞在黑洞周圍的盤狀氣態物質,也很可能演化成為恆星。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黑洞就像是廢品收購站一樣,將能源耗盡的恆星迴收,然後再形成新的恆星。

至於銀河系“銀核”中的黑洞,科學家也認為不止只有一個,而是有成千上萬個。這源自一個理論,那就是“黑洞密度尖點”。意思就是在超大黑洞的周圍,也會形成眾多的小黑洞,而這是目前銀河系恆星動力學模型的一個基本部分。但是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這些黑洞存在的具體證據。因為黑洞本身不發出任何輻射,只會吸收輻射,這為人們探測黑洞的存在帶來了很大的難題。但是通過理論模型,科學家發現,必須有約10000個黑洞還有300-500顆低品質雙星在銀河系的中央,才能保證銀河系的穩定。

從距離上來說,銀河系中心距離地球距離約為2.6萬光年。像銀河系這種螺旋星系,在宇宙中數不勝數。而且非常詭異的是,螺旋星系如果相撞的話,也會相互融合成為一個更大的螺旋星系,而且中心也會合二為一,目前銀河系的這種機制仍相當讓人困惑。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就在銀河系盤420光年處,雙魚座中有一股“圓柱形”的恆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