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近日,根據國外媒體報道,有相關人士透露,中國與俄羅斯正在雙邊工作組層面上討論合作建設月球基地的可能。其中包括建設聯合基地或者相鄰的月球基地,預計未來兩國還會向月球傳送著陸裝置。此前中國在航天局宣佈了嫦娥五號任務後,另外還公佈了其他三項任務,分別為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在月球南極進行取樣返回和綜合探測等實驗,並且還重點提到了論證建立月球科研基地的計劃。

月球基地猜想非常的具有前瞻性,自從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波羅登月以來,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人類還未有第二批探索者登上過月球,所以月球的神祕感也讓天文學家努力想揭開它的面紗。然而在美國蘇聯之後,人們對於月球探索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了停滯狀態,直到近幾年各國航天發展的再度興起,開發月球的倡議又再次被提了出來。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在航天領域的進步也不少。

19年年初的時候,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還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並對這一片未知領域實施探索。特別是月球探測車"玉兔二號"還在網上受到了眾人的追捧,小巧靈活的模樣吸引了不少的粉絲,在長達多日對月球表面的探測以後,玉兔二號還發現了一種奇特的"凝膠狀"的物質,從傳回來的照片看,這種新型凝膠狀物質很獨特,在以往從來都沒有發現過,科學家在研究過後便將其命名為70019。

除了玉兔二號做出過如此大的功績以外,早前的玉兔一號探測車的表現也值得稱讚。當初中國科學家設計玉兔一號的時候,給它設計的壽命只有3個月,但是玉兔號的表現卻非常好,足足工作了差不多三年,超額完成了任務,而在它最後完成服役進入漫長時間休眠以後,也是讓人倍感惋惜。在宇宙這片浩瀚星辰當中,藏著無數的未知祕密,人類能夠探索的星球非常有限,即便是離得最近的星球月球,知道的資訊也是非常少的。

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品質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但上面卻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形成了一片廣闊的平原,被稱為"月海"。而且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水,晝夜溫差相差幾百度,在這樣苛刻的環境下不要說是人了,就是動植物都很難存活。因此要在這上面建立基地,而且是那種長期進行科研的太空基地是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驗證和測試才可以考慮的,或許在數十年以後我們會有希望看到這樣的想法變成現實。文/ZBJ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德國數學家,證明4維空間真實存在,進入後可以直接看到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