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有關金字塔神力的發現,可溯及至本世紀初。熱衷於超自然科學的法國人安東尼·博維於1930年前往埃及,在參觀了吉薩金字塔群落後,他提出大金塔的形狀非同一般,由此又為金字塔神祕論增添了新的內容。

博維熱衷於“感覺輻射”的造型研究。這項技術的基本概念就是說物體會輻射某種能量,這種能量目前尚不能為現代物理學所解釋。當博維在金字塔參觀時,進入“國王墓室”的他,不經意地往當成垃圾箱的罐子一看,發現裡面竟放著貓和老鼠的屍體。當時他想這些動物大概是在金字塔內迷路,無法定出而死亡,而被丟在垃圾罐中的吧!可是,他隨即又注意到有些奇怪的事,因為儘管墓室中非常潮溼,但屍體卻未腐爛,這麼說來,這些動物不就和木乃伊一樣乾透了嗎?且墓室中豈不是具有能夠使物質脫水之力嗎?

博維心想這種現象應該是和大金字塔的幾何學圖形有關,於是在返國後就立即用硬紙板做了一個底邊0.9公尺的大金字塔的模型。並將其4個方位配合上東西南北的方向,再將貓的屍體放在與墓室相同,距底部1/3高度之處。結果他發現過了數日,貓的屍體竟然變成了木乃伊。

接著,他又用肉片及蛋等等加以實驗,結果確認不論放入什麼全都不會腐爛。於是他就發表了有關他對金字塔神力的研究結果。

原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名無線電技師,放射學專家卡爾.德鮑爾得知博維在小型金字塔中做的實驗後,於1940年開始親自用木乃伊風乾的方式對食品花朵和動物屍體進行試驗。德鮑爾用三毫米厚的馬糞紙,按胡夫金字塔的比例,做了幾個30釐米高的模型,進行第一次實驗。結果他驚訝地發現,放在模型內的牛肉、羊肉、雞蛋、花朵、死青蛙、壁虎等果然變於而不腐。實驗獲得初步成功後,他就與博維通訊,兩人保持著經常的聯絡。

德鮑爾不斷地試驗,探討模型內究竟存在什麼能量。有一次,他將一把刮鬍子刀片放在模型內,滿以為它將變鈍,但結果卻相反,刀片變得更鋒利,他用這把刀片颳了50次鬍子。

這樣,他就開始研究金字塔模型對刀片的影響。他做了一個15釐米高的模型,把刀片平放在塔內距塔底三分之一高的地方,刀片的兩端對準南北方向,模型本身也按南北放置。幾次試驗,結果雷同。一種極其簡單而又神奇的磨刀片器——馬糞紙的胡夫金字塔模型就這樣發明了。1949年,德鮑爾正式向捷克首都布拉格有關部門申請註冊“法老磨刀片器”的發明權。在捷克,一般專利發明權至多3年即可批准。但這項編號為91304的發明經過了整整10年的周折,直到1959年才批下。其間,德鮑爾竭力說服專利委員會,並向委員會主席提供了一個模型。該主席親自進行試驗,最後表示這項發明確有實效,它並不是什麼欺騙或魔術。與此同時,德鮑爾還探索模型磨刀片的原理。德鮑爾在一家無線電研究所工作,他可以了解當時世界上最新的科技情報,並充分利用所裡的裝置與儀器。他把實驗擴大到收音機、雷達、宇宙線和其它射線中,研究用馬糞紙這樣的絕緣體制成的金字塔模型,其內部的空間產生著什麼樣的震盪,這種震盪又和地球磁場與刀刃之間有什麼關係。最後,他得出一種假設,或稱為一個定理:來自太陽的宇宙微波,通過聚集於塔內的地球磁場,活躍了模型內的震盪波,使刀片“脫水”變鋒利。這種特性不侷限於胡夫金字塔模型,其它形狀和大小的金字塔模型也能對刀片產生同樣的作用。他在申請專利權的報告中說,這種磨刀片器與胡夫法老本人毫無關係。金字塔狀結構物內部的空間產生著一種自動的更新運動。金字塔空間產生的能量僅僅來自宇宙和地球的引力、電場、磁場和電磁場,它通過太陽發射的混合光線中看不見的射線起作用。在塔內空間激起的這股力量,能減輕由於多次刮鬍子而引起刀口內部結構出現的毛病和變鈍現象,但是,這股力量的影響僅僅侷限於刀口變鈍,而不是刀口所受到的外形損傷。因此,這種刀片必須是用上等的鋼材製造的。一把刀片通常只能使用25一30次,但如果每次用畢後放在金字塔模型內24小時,那麼,每次刮鬍子後的鈍化現象即可消除,刀片的使用壽命將會延長。

德鮑爾還說,金字塔內部的空間形狀與空間內所進行的自然、化學、生物程序有關。如果我們使用某種幾何圖形作外形,那麼這種外形就會加速或延緩它內部空間裡的自然程序。這項發明雖然採用金字塔形,但其它形狀的結構空間也可產生這種作用。此外,也可用其它絕緣體來製造這種結構物。為什麼一定要用絕緣體呢?他解釋說,微波可以穿透絕緣體,活躍模型內的震盪波,而導體則不行。

據說,德鮑爾所發明的“法老磨刀片器”在捷克商店裡廣泛地出售,人們習以為常地用它來磨刀片。這種磨刀片器在西歐、蘇聯、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也很流行。德鮑爾聲稱,他收到幾千封買主的來信,沒有一個抱怨這種磨刀片器不靈的。

1970年,德鮑爾與他人合著的《在鐵幕背後的驚人發現》一書問世。書中彙集了他多年來研究“金字塔能”的全部論文。該書很快地被譯成多種文字,開創了研究“金字塔能”的先河,在西方掀起了一股試驗“金字塔能”的熱潮。各種專業的學者和金字塔迷紛紛用馬糞紙、塑料、木板、玻璃製作金字塔模型,對它的特性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有一些國家建立了“金字塔產品公司”,專門出售大大小小的金宇塔模型,供試驗用。有關“金字塔能”的論文和著作大量地發表、出版。1973年,在美國的華盛頓成立了專門收集各國研究“金字塔能”成果的徵集機構。在研究“金字塔能”的書籍中,比較出名的有《大金字塔的祕密》、《金字塔能》、《神祕的金字塔能》、《金字塔的心理動力》等。這些書大多介紹用金字塔及其它形狀的模型進行的各種實驗和各方面的“科研成果”。

一些科學家說,實驗的結果表明,把肉食、蔬菜、水果、牛奶等放在金字塔模型內,可保持長期新鮮不腐。現在法國、義大利等國的一些乳製品公司已把這項實驗成果運用於生產實踐之中,採用金字塔形的塑料袋盛鮮牛奶。據說,比起其它的包裝形式,金字塔形內的鮮牛奶存放時間最長。

把種子放在金字塔模型內,可加快出芽。斷根的農作物栽在模型內的土壤裡,可促其繼續生長。金字塔形溫室裡的作物,生長快,產量高。有人建議,為提高葡萄的產量,增加它的含糖量,葡萄棚應搭成正方形,並使葡萄莖正對南北方向,以吸收更多的地磁。

匪夷所思人體被忽略的“第三眼”

神話畢竟是神話,自然與現實不同。可是,也許你想不到,其實你、我、他等芸芸眾生,雖然不是神仙,卻同樣也長著3隻眼睛!

希臘古生物學家奧爾維茨,在研究大穿山甲的頭骨時,在它兩個眼孔上方發現了一個小孔,這一小孔與兩個眼孔成品字形 排列,這引起他很大興趣。經反覆研究,這個小孔被證明是退化的眼眶。這一發現,轟動了整個生物界,自此以後,各國的生物學家紛紛加入研究行列。各項研究結果表明,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動物,甚至包括人類,都有3隻眼睛。人們通常忘記了自己的第三隻眼,或是從來沒有想過它的存在,這只是因為這隻額外的眼睛已離開原來的位置,不在臉部表面,而是深深地埋藏在大腦的丘腦上部,而且擁有另外的名字——松果腺體。

人的第三眼已經變成一個極為獨特的、專門的腺體,人體中除了松果腺體以外,再也沒有其他腺體具有星形細胞。星形細胞不是普通的細胞,它在大腦半球中含量十分豐富。至於腺體和神經細胞究竟為什麼會盤根錯節地纏繞在一起,人們還不是很清楚。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科學家破解了谷歌的量子優化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