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星系團是宇宙中由萬有引力聚集在一起的、體積最大的天體結構。每個星系團中都包含了數千個獨立的星系以及無數的暗物質和熱氣體。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2月27日訊息稱,天文學家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中宣佈,他們在距地球約3.9億光年外的蛇夫座星系團(Ophiuchus)中,發現了自宇宙大爆炸以來規模最大的爆炸現象。這次爆炸源自該星系團中一個星系中心的超大品質黑洞,它釋放出的總能量相當於之前宇宙劇烈爆炸釋放能量的5倍。

國際射電天文研究中心(ICRAR)、澳洲科廷大學研究人員Melanie Johnston-Hollitt教授介紹道:“儘管我們以前曾觀測到過星系中心的爆發現象,但是這次事件的規模非常大。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它為什麼這麼劇烈,但是它的發生速度卻非常緩慢。”它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在簇狀的等離子體上打出了一個洞。

該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的Simona Giacintucci博士解釋道:“這次爆炸事件相當於你把15個銀河系排成一排,推入了噴發撞出的‘火山口’中。”

Johnston-Hollitt教授表示,他們之前曾用X射線望遠鏡觀測到過該星系團等離子體上的這個空腔。不過一開始,科學家們並不認為它是由一次能量爆炸造成的——它實在太龐大了。當研究人員用射電望遠鏡對蛇夫座星系團進行觀察時,才意識到事實和猜測的一樣。該論文的另一位作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SFC)的Maxim Markevitch博士強調道:“這個證據表明,這裡的確曾發生過一次規模空前的噴發事件。”

這一大發現是由位於全球的四架望遠鏡協作完成的,它們包括: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歐洲宇航局(ESA)的XMM—牛頓射線空間觀測站、澳洲西部的默奇森寬視野望遠鏡陣列(MWA)以及印度的巨型米波射電望遠鏡(GMRT)。

MWA研究專案主任、星系團專家Johnston-Hollitt教授認為這一發現的價值不低於人類發現的第一具恐龍骨骼化石的價值。他說:“我們已經獲得了利用低頻射電望遠鏡進行更深入‘挖掘’的工具,這讓我們能夠發現更多與之類似的爆發現象。這項成果凸顯了在不同波段上研究宇宙的重要性。”

期刊編號: 0004-637X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2-astronomers-biggest-explosion-history-universe.html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將沙子放大300倍後會看到什麼?科學家:裡面是一個微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