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釋出了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蘭州大學嚴純華院士、陳發虎院士領銜團隊分別入選。

周歡萍、嚴純華研究組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

該方法解決了鉛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限制其穩定性的一個重要的本質性因素,可以推廣至其他鈣鈦礦光電器件,對於其他面臨類似問題的無機半導體器件也具有參考意義。

陳發虎院士領銜團隊的研究成果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

研究表明,早在現代智人到來之前,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晚期就已經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併成功地適應了高寒缺氧環境。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分別為:

探測到月幔物質出露的初步證據

構架出面向人工通用智慧的異構晶片

提出基於DNA檢測酶調控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療方案

破解藻類水下光合作用的蛋白結構和功能

基於材料基因工程研製出高溫塊體金屬玻璃

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

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

實現對引力誘導量子退相干模型的衛星檢驗

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

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至今已舉辦15屆,旨在宣傳中國重大基礎研究科學進展,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熱情和奉獻精神,開展基礎研究科學普及,促進公眾理解、關心和支援基礎研究,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

2019年度,《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等5家編輯部共推薦了320項科學研究進展。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邀請專家遴選出30項進展進入終選。終選採取網上投票,邀請兩院院士、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部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總體專家組專家和專案負責人等2600餘名專家學者網上投票,得票前十位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走不出銀河系?我們需要17600年才能飛出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