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從古至今,人類都對於天文學十分熱衷,嚮往著星辰大海。天文學這個學科也應該說是起源的最早的學科之一。而在宇宙當中,存在著大量奇葩的天體。其中,最神祕的天體當屬黑洞了。黑洞直到上世紀的60、70年代才被發現。起初,很多人還不認可黑洞的存在。後來隨著觀測到的黑洞越來越多,才被認可,現在我們知道,大多數的星系中心都有一個大品質的黑洞。

而黑洞最讓感到神奇的是:光都無法擺脫黑洞。為什麼其他天體不會這樣,而黑洞可以做得到呢?

其實,還有一點很奇怪,我們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可以知道,引力和兩個物體的品質成正比,與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在很多人看來,光是沒有品質的,因如果按照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來理解這個現象,好像這一切就是無解的,或者說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許多人就會有一個疑問:明明光子是沒有品質的,為什麼還會被黑洞所吸引?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廣義相對論

實際上,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思考,一個是從目前主流的引力理論,另一個則是探討光子有沒有品質?

我們先從主流的引力理論說起。雖然我們初高中主要學的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但現在主流的引力理論是廣義相對論。這個理論的適用範圍更廣,尤其是在強引力場之下,牛頓的精度不夠,而廣義相對論依舊很精準。

愛因斯坦是在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他認為根本不存在什麼“引力”,實際上之所以會發生“引力現象”,是因為時空的彎曲。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實際上生活在一個四維的時空當中,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而月球之所以會繞著地球在轉動,是因為地球壓彎了四維時空,這裡壓彎的原因主要就是品質大。而月球這是會沿著四維時空的測地線在運動。這裡的測地線你可以理解成是平面上的直線,也就是說,月球是符合牛頓第一定律在運動的,只是我們看它是在轉而已。

對於這個現象,著名的物理學惠勒說過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來總結,這句話就是: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

實際上,地球上的物體會掉到地面上的原因,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知道,黑洞是極其緻密的天體,更重要的是黑洞的品質都極其大。因此,它們會極度扭曲四維時空。

而光其實是月球是一樣的,也是符合牛頓第一定律。因此,光在沿著四維時空的測地線在運動,直接進入到了黑洞當中。而我們看上去,其實就好像是光被吸進去的一樣。因此,光無論有沒有品質,結局其實都是一樣的。

所以,從廣義相對論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其實就很好理解了。

但事實上,光是有品質的,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光子到底有沒有品質?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而緊隨其後,他在當年又補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被我們稱為質能等價。在這篇論文當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同時還統一了品質和能量,重新表述了品質和能量的關係。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愛因斯坦認為,品質和能量其實是一個東西的兩個面,品質裡面還有能量,能量裡面還有品質。因此,這個理論才被稱為質能等價。這麼說可能還是太抽象了,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我們知道,原子彈的原理是核裂變。

核裂變反應前後,會損失一部分品質,一般很多人就會說,這些品質轉化成了能量釋放出來。但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實際上,這部分品質是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出來,如果我們把這部分能量放在一個秤上,這個能量是可以稱得出品質來的。因此,品質和能量不是相互轉化的,它們是同一個物體,兩個者之間的關係是E=mc^2,其中E是能量,m是品質。

我們再說回到光,在很多人眼裡光是純能量,正如上文說到的,能量裡其實還有品質,這個關係就是m=E/c^2,我們都知道c是3*10^8,c^2就是9*10^16,品質等於能量要除以9*10^16,可想而知,如果能量很小,品質也會很小很小。因此,光子的品質其實很小很小,但並不是說沒有品質。因此,在牛頓的萬有引力當中,光子依然需要受到引力的束縛,在這個問題上,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並沒有出錯。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如果一顆小行星撞上太陽的威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