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我們大家還沒有復工,但在3.8億米外的月球上就傳來了一個“開工”的好訊息。據俄羅斯訊息稱,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通過了月球表面14天的超低溫考驗,分別在2月17日和18日重新甦醒,接收到太陽的照射後,它們的太陽能板開始工作,順利進入了第十五個月球白晝的工作期。

這意味著嫦娥四號工程帶給我們的驚喜仍將繼續。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功在月背南極著陸,同時“玉兔二號”月球車也順利在月球表面開始巡測。目前為止,玉兔二號已經在月球表面累計行駛了367.25米,相當於每天前進一米。創造了中國月球車在月球表面行駛的新紀錄。而且,嫦娥四號還有了許多重大的科研發現,比如在月球上第一顆發芽的植物種子,以及月球背面神祕的地表物質組成。中國嫦娥四號的表現讓美國宇航局極為震驚,他們不相信中國月球車可以在月球上撐過一年多的時間。但是這次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被成功喚醒之後,美國宇航局已經開始重新評估中國探月工程的技術潛力。

實際上,嫦娥四號之前,美國宇航局對中國航天一直是不溫不火的態度。2011年的時候,美國國會就通過了所謂的“沃爾夫條款”,命令美國宇航局不得與中國進行任何形式的航天合作,除非得到國會的批准,在這之前,美國宇航局的所有設施都不得讓中國航天人員進入訪問。

此外,美國還在一些全球公開的太空資料上對中國進行某種限制。2010年,中國成功進行了嫦娥二號的發射任務,當時計劃順便對太陽系裡的一顆圖塔蒂斯小行星進行觀察,這顆小行星的資料本來是美國宇航局向全世界公開的,但當美國知道中國的計劃後,就立刻關閉了所有資料,讓中國正在準備觀察的地面人員一臉懵。在萬般無奈下,中方只能組織全國所有的天文臺進行觀測,這才找到了這顆小行星,完成了觀察任務。

美國對中國航天的態度可見一斑。

然而從嫦娥四號任務開始,美國宇航局的態度就開始悄悄發生了變化,雙方開始進行一些資料和太空裝置方面的合作。比如嫦娥四號重要的中繼星鵲橋,美國就希望中國將它的使用壽命從3年延長到5年,因為美國打算在隨後的探月計劃中使用中國的鵲橋中繼星。一方面,這是美國未來節省成本,因為如果美國自己發射中繼星的話,可能要花費上億美元,另一方面,這也是對中國太空技術的認可。

當然,中美雙方在合作的同時,依然伴隨著矛盾。

2019年,在美國舉辦的航天大會上,中國航天專家卻被排除在這場大會之外,得不到進入美國的簽證,這引起了國際宇航界的巨大爭議,因為沒有中國參加的宇航大會,根本就不能算是完整的。我們相信,隨著中國嫦娥五號任務的進行和中國空間站的投入使用,世界將會進一步看到中國航天的實力,包括美國在內。

最新評論
  • 1 #

    用得著美國認可嗎?為什麼讓美國佔便宜?我們自己會做的更好!

  • 2 #

    登月資料不要再給美國分享,我們在人家眼裡時小偷間諜,盡去偷美國還沒發明的技術

  • 3 #

    我還以為是玉兔號月球車,那個把地球比喻成月餅的小兔子,不知道牽動了多少人的心絃,卻永遠也醒不過來了

  • 4 #

    人家不大氣,我們為什麼要大氣,

  • 5 #

    中國航天資料己經與美國共享,美國航天資料對中國嚴格封所

  • 6 #

    別人的認不認可無所謂,關鍵是自己要有實力

  • 7 #

    幹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誇給別人看

  • 8 #

    一年300多米?風吹的?要厚重,好好聽聽話吧

  • 9 #

    腰應該直起來了,別總彎著

  • 10 #

    美國是地球的屎殼郎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假如地球是一個生物個體|大象真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