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自2019年1月3日22時22分與嫦娥四號著陸器分離以來,玉兔2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內向西蜿蜒前行,截止到2020年2月1日,已經安然度過第十四個月晝,按地球時間來計算是一年零28天。

玉兔二號月球車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分別於2月1日4時43分和13時自動切換到月夜休眠模式,進入第十四月夜期,在月背累計行駛367.25米,再創新紀錄,要知道在第十三個月晝結束的時候才累計行走了357.695米。

據了解,在第十四月晝期間,玉兔二號按之前規劃路線行駛,一邊行駛,一邊用多種科學儀器對前方地面和月球石進行科學探測,測月雷達、中性原子探測儀、全景相機、紅外光譜儀都正常開啟。

可能有人還不知道,在過去的1年多時間裡,玉兔二號通過鵲橋中繼衛星的獨立數傳鏈路,傳回了數百張超清照片,讓我們有幸見到一直無緣以見的月球背面,更重要的是,玉兔二號還傳回多項科學探測資料。

2019年5月,中國科學家根據嫦娥四號和玉兔2號獲得的照片和探測資料,確定了艾特肯盆地月幔層的物質成份構成,發現月幔深層由橄欖石、低鈣輝石和高鈣輝石組成,其中橄欖石含量最高。這是美國阿波羅計劃和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2019年8月,玉兔2號在一個直徑只有3米的小型隕石坑內發現了不尋常物質,一種凝膠狀物質,和美國阿波羅計劃取回樣品接近,後來確定該物質可能是小天體損擊地面時,瞬間高溫融化地表中含有的二氧化矽,出現玻璃狀異物。

雖然玉兔2號早已超過了壽命,但是身份狀況依然良好,所以玉兔2號對月球表面的探測任務還沒有結束,當它在第十五個月晝到來時醒來後,將會開展新的探測工作,將會行駛得更遠,創造新紀錄。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最熱的系外行星有多熱?天文學家:熱到能將分子熔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