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銀河系的恆星繞中心的黑洞旋轉,太陽轉了25次,一次2.5億年,同時在螺旋狀懸臂內外震盪,震盪一次7000w年,人類在被吸到第二個懸臂的2.5億年裡,在懸臂內的3500w年中存在了600w年……

人類產生的條件太過苛刻,以至於其它星系中存在人類的機率幾乎為零,但的確有很多星球適合人類居住。這就是人類一直在探索星際旅行技術的原始驅動力。

在太陽繞銀河系旋轉的幾十億年裡一直沒有生命裡,而銀河系終將與仙女座星系相撞,太陽系隨著被黑洞進一步吸引,也終將毀滅。

人類苦於無法解脫生死問題而悟道,生於塵土,歸於塵土。宇宙中沒有生命才是常態,無奈之下,人們學會了在短暫的一生中體會當下。

但是,人類存在600w年,大部分時間是遠古人類忍受煎熬的黑暗時期,記載的文明史卻只有幾千年,這是摩爾定律在發揮作用,科技越發達,人類的進步越快。

登陸火星與腦機介面是在解決星際移民與人類永生兩大終極問題。

大腦是唯一一個沒有實現數字化的器官。身體可以是機械電子化,大腦需要量子儲存與神經網路的邏輯。意識能夠儲存,身體可以複製,自然就實現了永生。

宇宙在不斷的膨脹,宇宙之外自然有另一個宇宙。只要解決了星際飛行,自然可以從太陽系飛出銀河系,實現宇宙穿梭。登陸火星就是在積累星球移民的經驗。

喬布斯讓手機便宜到幾百美元,馬斯克讓電動汽車變得便宜、用回收讓火箭發射便宜。未來一定會讓永生變得人人可擁有。總有一天人們可以給自己插個隨身碟,買個機械身體,複製另一個自己,到達另一個星球,然後量子通訊交流資訊…

這一切在我們有生之年都能實現,這一刻我對生命重燃信心。

12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動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