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劇烈核裂變和核聚變這兩種威力巨大的物理現象,在地球誕生以來的46億年間,在地球上基本就沒有自然發生過。雖然太陽幾十億年來,都在一直不斷的核聚變反應中,但是這也是人類實際製造出氫彈以後,才反向理解了太陽和幾乎所有恆星的本質。可以說在自然界,如果沒有人類,那麼地球本身幾乎永遠不會有這兩種大威力物理反應的自然發生。人類都是先在部分人的頭腦中明白了這兩種特殊物理反應的理論原理,然後才在實踐中人工創造了這些原本不存在的驚人事物。所有的核能知識和認識。來源於20世紀初,重原子核裂變現象的發現。而此後不到30年,在全球一流的物理學者中,就已經認識到可以用鈾235等重核元素金屬,通過集中的鏈式裂變反應,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可以當做前所未有的武器使用。

這個祕密,在1930年代,已經不止一兩位物理學者知道。當時至少有十幾位歐洲學者,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不論是工業水平還是科技學術水平,都以歐洲為最高。而歐洲學術最高水平的學者,主要又集中在德英法蘇等國家。遠在美洲大陸的美國,當時對核裂變現象,還知之甚少。最早提出利用核裂變現象研發一種超級大炸彈的國家是德國。在1934年就有學者提出這個建議。而1939年德國的原子彈計劃正式開始。德國二戰以前就進行的排猶運D,無疑給美國人免費送去了愛因斯坦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學者。當時德國50%以上的專家都因為身份問題,而被驅趕到了美國。瀚海狼山認為沒有比這更愚蠢的行為了。而德國軍方已經開始原子彈的研發,愛因斯坦等人是很清楚的。一旦德國成功研發出原子彈,後果有多嚴重,

愛因斯坦等人也非常有先見之明。因此愛因斯坦、波爾等一大批一流學者聯名給美國總統寫信呼籲,美國政F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到1941年才正式開始,而英國也把自己已經開展了好幾年的原子彈計劃直接併入了曼哈頓工程。並且提供了大量的資料、材料和智力資源。可以說美國能夠以4年左右的時間就率先研發出可以實戰的原子彈。是大半個世界的最高智力集中的結果。另外美國有穩定的國內環境和強大的電力資源和工業配套。而其他國家都沒有同樣優異的條件。

德國雖然在全球開展原子彈的研發最早。但是德國這方面的技術帶頭人海森堡犯了一個最嚴重的錯誤。這就是居然通過錯誤的計算,認為製造一顆原子彈,需要上百噸高濃縮鈾。屬於整整錯了幾個數量級。而當時的德國,提煉幾百克高濃縮鈾都非常困難。巨大的差異讓德國高層一度灰心,導致原子彈計劃暫停了一段時間。而當德國研發團隊認識到錯誤時,已經為時已晚。挪威重水工廠被炸燬,主要的研發基地也被大規模轟炸,一切都來不及了。

而當時的日本,居然通過旅歐學者,也認識到一旦研發出原子彈的戰略意義。甚至日本方面在1940年就已經開始了原子彈計劃。其帶頭人仁科方雄甚至算出,製造一枚原子彈並不需要上百噸高濃縮鈾,最多百來公斤就夠了,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理論突破。不過日本本土沒有鈾礦。黑市上可以買到的百來克的氧化鈾不堪大用。日方最後要求德國緊急提供1噸高品質鈾礦,但是用潛艇運往亞洲途中被盟軍發現並炸沉。即使這些鈾礦可以運到日本,距離提煉出一枚原子彈的用量也是杯水車薪。而且日本本土已經逐步不安全,也沒有那麼多的電力進行鈾濃縮。因此日本在1945年以前研發出原子彈的概率基本不存在。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在航天領域中,中國和美國“差距”有多大?看完後答案不想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