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2019年11月1日和2日的黃昏和傍晚,一輪新月懸掛在土星附近區域,耀眼的木星位於月亮和土星的下方,非常接近地平線的位置。

圖解:2019年11月1日晚上木星、土星與月亮的位置示意圖,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製作

2019年11月上旬,當月亮掠過土星,地球上大部分地區能看見它經過這個環形行星的北部。 然而對於一些較遠的南緯度地區來說,事實上月亮將在2019年11月2日掩蓋(遮住)土星。在紐西蘭,這種掩食發生在黃昏時分(2019年11月2日黃昏,在美國北部能看到月亮處於土星的東邊)。

圖解:2019年11月02日土星伴月示意圖,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生成

我們推薦參考下面來自IOTA(國際掩食測時協會)的全球地圖,顯示了地球上能看到掩食發生的地區。只有位於白色實線之間的區域能夠看到夜空中的掩食。在紅色虛線之間的狹長地帶,掩食發生在白天;藍色短線條中間的區域,掩食出現在黃昏。

圖解:地球上只有白色實線之間的地區(紐西蘭)能夠在2019年11月2日的傍晚看到月亮掩蓋土星。圖片來源:IOTA(國際掩食測時協會)

我們給出了紐西蘭奧克蘭市的掩食發生時間,均為紐西蘭夏令時間:

掩食開始時間:紐西蘭夏令時晚上9點17分(土星消失於月球黑暗面)

掩食結束時間:紐西蘭夏令時晚上9點58分(土星從月球光照一側的後面再次出現)

土星,太陽系的第六顆行星,是我們用肉眼能夠清晰看見的最遠、執行最慢的一顆行星。閃耀的木星,太陽系第五顆行星,是除土星外第二慢的明亮行星。正因為它們在黃道上的緩慢運動,故而木星和土星會合是最罕見的明亮行星會合。土星繞太陽執行一週需要接近30年,而木星差不多需要12年。

圖解: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年-1630年)繪製了自1583年至1763年的180年裡,以太陽為中心的土木交會點。60年後,兩顆行星在黃道上差不多相同的位置會合,相較於背景恆星東移了約8度。繪圖來自開普勒所著《蛇夫座腳部的新星》(布拉格,1606年)

下一次壯觀的土木相會將在2020年的12月21日到來。從地球上觀看,從2000年到2100年間,土木相會(在黃道經度上)出現的時間如下:

2000年5月28日

2020年12月21日

2040年10月31日

2060年4月7日

2080年3月15日

2100年9月18日

圖解:2020年12月21日傍晚的土星大接近木星,是望遠鏡以及拍照的絕佳時機,還有1年時間,讓我們一起等待!

土木相會每20年發生一次。每一年,土星在繞日軌道上執行大約12度,木星執行大約30度。這樣,每一年木星向土星方向靠近大約18度(30減12等於18度)。在20年的時間裡,木星比土星多轉360度(18乘以20等於360度),因此每20年環繞土星一週。

總結:在2019年11月上旬,月亮會成為你觀看土星和木星的指引。2019年11月2日黃昏,在紐西蘭觀看月球掩蓋土星。明年,也就是2020年的冬至,繼2000年5月28日之後,壯觀的土木相會將再次出現。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陽距離位於第六、體積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同屬氣體巨星。古代中國亦稱之填星或鎮星。 土星是中國古代人根據五行學說結合肉眼觀測到的土星的顏色來命名的。

木星是太陽系從太陽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並且是最大的行星。古代的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羅馬人以他們的神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週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與“五行”學說聯絡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earthsky-七七-Bruce McClure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人類真的能移民太空嗎?宇航員基因突變,大腦發生不可逆“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