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闢謠>

為此,我們準備了50條健康小建議,送給所有“養生達人”。

1. 隔夜燒開的水、“千滾水”只要乾淨都可以喝。即使是燒開多次的水,亞硝酸鹽含量也遠比不上泡菜,不會中毒,更不會致癌。

2. 隔夜茶也可以喝。隔夜茶變色是因為茶多酚氧化了,口感差一些,並不會致癌。

3. 隔夜菜也可以吃,前提是放冰箱。室溫下的肉菜隔夜沒事,下一頓熱透就行,但葉菜的亞硝酸鹽會大量增加,最好6小時內吃完。

4. 隔夜泡發木耳、銀耳、蘑菇才是真危險,常溫下會產生米酵菌酸毒素,會讓人昏迷甚至死亡,煮熟了也滅不掉。所以泡發乾貨最好別超4小時!

5. 熱飯菜別急著馬上放冰箱,可能影響製冷效果,但也不用完全放涼。可以先蓋緊涼一會,產生負壓減少細菌進入,再放進冰箱。

6. 番茄放冰箱不會“變成毒”,只是風味會變淡;洋蔥、香蕉、蜂蜜都不適合放冰箱。醬油常溫容易氧化,反而更適合放冰箱。

7. 2050年香蕉不會滅絕,只是產量可能減少。黑斑香蕉是正常氧化,果肉沒變黑就可以吃。

8. 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反季節水果不會導致性早熟,蜂膠、蜂王漿也不會導致性早熟。真正讓孩子性早熟的,是營養過剩引起的肥胖!

9. 成熟的柿子可以空腹吃,也可以跟雞蛋海鮮一起吃。不太熟的澀柿子才有上述禁忌,因含大量鞣酸,可能和蛋白質反應產生胃結石。

10. 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的營養價值幾乎沒差別。蛋殼顏色主要是母雞品種決定的,買雞蛋不需要看“顏值”,別被“高科技富營養”的雞蛋忽悠了。

11. 指甲長倒刺不是因為缺維生素,而是因為乾燥或手指勞動摩擦所致,比如洗衣服,打字等等,做好保溼、及時用指甲剪剪掉即可。

12. 口腔潰瘍可能跟缺乏維生素有關,但常吃蔬菜水果的人補維生素作用不大。不妨把牙刷換成軟頭,使用口腔潰瘍貼片,避免炎症加重。

13. 口臭和幽門螺桿菌的關係並不明確。80~90%的口臭是口腔問題(如牙菌斑)導致的,電動牙刷不能去掉牙結石,所以每年定期洗牙最有效。

14. 黑眼圈主要和遺傳有關,熬夜後會加重,但睡眠只能緩解、不能讓它消除。眼霜可能對部分黑眼圈有作用,但要想完全消除,只能用醫美手段。

15. 長痘痘可以吃牛肉、海鮮這些高蛋白質食物。所謂的“發物”定義並不科學。長痘痘真正應該避免的是高脂肪、高糖、高乳製品的飲食。

16. 黑頭貼並不能去黑頭,反而容易損傷毛囊皮脂腺周圍的組織,讓黑頭更明顯。想要去黑頭,使用酸類外用藥、鐳射等手段效果好,但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17. 無矽油的洗髮水不一定最好。所謂“矽油”是一種柔順劑,安全性高,對頭皮、頭髮都無害。中性、乾性頭髮可以用有矽油的洗髮水,油性頭髮可以用無矽油的。

18. 指甲月牙和健康狀況、貧血沒有必然聯絡。想判斷是否貧血,可以看下指甲顏色是否蒼白,有沒有乏力、心慌、頭暈、記憶力下降等表現。

19. 戴眼鏡不會導致“凸眼”。眼睛變凸,是由於近視沒控制好、度數又漲了。不想眼睛變凸,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鏡。

20. 運動並不是出汗越多越好,關鍵還是看心率。一般人的最高心率=220-年齡,在一定範圍內,心率越快,運動強度越大、耗氧量越高。

21. 突發心梗時,咳嗽和拍胳膊不能自救,反而可能耽誤急救時間而送命。

22. 真性近視是無法治癒的,只能通過眼鏡或近視鐳射手術等視光學的方法矯正。民間流傳的各種“鍼灸”“眼罩”“綠色視訊”“近視茶”降低近視度數,都是騙人的。

23. 塑料不是白血病和癌症的元凶。只要用食品級塑料盒、塑料袋盛裝食品,都是安全的。

24. 得了鼠疫,並非必死無疑。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診,並得到規範有效治療,治癒率非常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

25. 大蒜並不能防癌。大蒜雖然有活性成分,但抗癌效果的臨床證據並不夠充分。另外,大蒜中的活性成分也可能隨時間、處理和加工而失去效果。

26.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不過每天的攝入量要控制在100-200克之間,種類上最好選擇糖含量少,升糖慢的水果,比如石榴、櫻桃、獼猴桃、草莓等。

27. 痛風患者可以吃豆腐。大豆雖然嘌呤含量高,但做成豆腐後,會去除一部分嘌呤,如果不是在痛風急性發作期,可以適量少吃。

28. 腎結石患者也可以吃豆腐。豆腐、牛奶等高鈣食物能在消化道和草酸結合,反而降低了尿鈣和草酸結合產生腎結石的風險。

29. 預防感冒,補充維生素c、喝板藍根並沒有用。還不如多洗手,減少接觸病毒;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30. 測血糖不要在指尖採血,要選擇手指兩側。因為手指兩側的痛覺感受器分佈較少,採起血來,就不會那麼疼。

31. HPV疫苗安全性經過多年驗證,不會導致女性生殖功能下降,更不會誘發宮頸癌。所謂“嚴重不良反應”是反疫苗組織的陰謀論。

32. 單純HPV感染、盆腔積液不用治。“宮頸糜爛”甚至不是病,更不用治。

33. 女性乳頭和私處顏色深是性激素水平高的表現,和年齡、發育成熟度、懷孕、哺乳有關,和性經歷沒有半毛錢關係。

34. 子宮肌瘤並不是“不生娃便生瘤“,而是和雌激素、家族遺傳有關。生育次數多隻是讓雌激素在孕期、哺乳期長時間內處於低水平,但並非絕對因素。

35. 來月經出現肉一樣的血塊並不是所謂的“宮寒”。當月經量大時,抗凝物質生成不夠快,就有凝固的血塊,也可能是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都是正常現象。

36. 胖女人不見得好生養,肥胖甚至和一些不孕疾病有關。屁股大也不見得更容易順產,而是由骨盆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太胖還會增加難產風險。

37. “今天人流、明天上班”都是騙人的。人流對身體損傷大,至少要2周才能恢復。而“無痛人流”只是手術中減輕疼痛,術後還是會痛。

38. 北京協和醫院的維生素E乳不叫“協和牌“。維生素E乳雖然有一定保溼補水作用,但並沒有祛斑、修復疤痕的神效,也不是人人都適用。

39. “口呼吸會變醜”醫學證據不足,單純張著嘴或偶爾呼吸的習慣並不是變醜的病因,在嘴上貼膠布也沒有好處。真正應該擔心的是疾病導致的口呼吸,當出現睡眠障礙、口腔綜合徵等,還是需要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40. 抗糖化產品不靠譜,健康的年輕人也不需要抗糖。

41. 打鼾的人用鼻夾沒用,因為鼾聲主要是嘴裡發出來的。習慣仰睡的人建議側臥,避免舌頭和軟顎掉進咽喉後壁發出鼾聲。

42. 生薑、黑芝麻、按摩、防脫洗髮水都不能治脫髮。男性脫髮大多數是遺傳、雄激素高導致,不會導致效能力下降,防脫髮藥物也不會讓男性變“娘”。

43. 經常刮鬍子不會讓鬍子長得更快、更濃、更硬。鬍子的顏色、質地、生長速度只和基因和激素水平有關,不受刮鬍子的影響。

44. 鼻毛不能隨便拔,會導致鼻毛倒生和毛囊炎。鼻毛對鼻腔有保護作用,建議用圓頭鼻毛剪集中修剪,不必剪得太短。

45. 男人太“快”不一定就是早洩。只有幾乎每次都堅持不到1分鐘,或者之前還行、最近明顯縮短到3分鐘內,而且過程不受控也不開心,才可能是早洩。

46. 住了不乾淨的酒店、泡了公共浴池和溫泉不會感染性病。“在洗浴中心染上梅毒”的藉口,面板科醫生早已看透。

47. “啤酒肚”的罪魁禍首並不是啤酒,而是喝酒時吃了很多高熱量的食物,再加上年齡增長代謝下降、遺傳和缺乏運動造成的肥胖。但經常喝酒容易得酒精性脂肪肝。

48. 每天少量飲酒不是好習慣,小酌也會傷身。最安全的方法是一滴酒也別沾。

49. “尼古丁抗癌”是徹頭徹尾的謠言。電子煙中的尼古丁同樣容易上癮,並不比捲菸更健康,也沒有證據表明它能幫菸民戒菸,反而讓青少年消費者成年後更想吸食捲菸。

50. 確實有人經常運動、不抽菸也得了肺癌。但在男性肺癌患者中,抽菸的患者佔了80%以上,菸草仍然是肺癌的頭號危險因素。

最新評論
  • 闢謠:復原乳是假牛奶?
  • 李文亮生前最後十條微博,有一條張若昀評論了,知道他說了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