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你聽說過“松鼠症心理”嗎?

松鼠在冬天來臨之前,就早早地囤積大量的食物,看上去松鼠是憂患意識很強的動物。

但實際上,它們囤積的大量食物,根本就沒有辦法在冬天吃完。

這樣的狀態,就是“松鼠症心理”,也叫“強迫性囤積症”。

無論這東西有沒有用,只要產生感情,就一定要留下來。

具體的一些表現有:

每次購物時的小票,都要留著;

每次逛書店,都要買一批書,實際上很多書還沒有讀完就放在了書櫃裡落灰;

硬盤準備了一個又一個,不斷從網上下載各種音樂,電影,書籍,還有一些羞羞的東西;可到最後,硬盤丟在角落積灰;

不斷下載app,能用到的卻很少。

喜歡收集,喜歡收藏,儘管多數東西使用的頻率不高,佔據家裡很大一部分空間,也不捨得丟掉。

喜歡囤東西,不捨得丟東西,這種焦慮的心理,不斷擠壓一個人的生活和情緒。

-01

人為什麼會有“松鼠症”?

1、執著過去

並不能說是“重感情”,而是執念比較重。

比如:

每一個前任送給自己的東西,都保存起來,不捨得丟掉;

明明知道已經沒用,甚至在未來一段時間自己都不會再去看,不會拿出來用的東西,也捨不得丟掉。

穿過的衣服,壞掉的玩具,過期的門票等等。

總是沉溺在過去,容易“睹物思人”,常常活在自己內心的小世界裡。

不願意從自己設定的小世界裡走出來,在現實中碰壁,更願意沉浸在“回憶過去”的思緒中。

這本就不是一種健康的心態。

2、“逃避現實”

有一些囤積症們,常常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開始的時候,家裡還沒有那麼亂;當他意識到家裡很亂的時候,已經沒有心思再去收拾家裡。

每天下班回到家,看到亂糟糟的環境自己心中就煩悶。

所以,他們寧願找各種藉口留在外面,也不想回家;

寧願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忙碌,也不願意收拾東西。

這是一種“慣性逃避現實的思維”。

3、過度擔憂未來,又不看好當下

不願意接受現在,所以沉浸在過去;

不看好當下,也擔憂未來,所以他們總是想著為“日後做打算”。

就像大疫剛起時,許多人都搶著往家裡囤菜,囤糧食。

可東西囤在家裡,用到的幾率很小很小;到最後,要麼送人,要麼過期浪費。

有些人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瘋狂給孩子買衣服。

可嬰兒成長的速度是很快的,一眨眼的功夫,你買來的衣服就穿不上了。

這就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送給周圍的人,又不一定能遇到合適的。

“過度擔憂未來”,也容易讓一個人養成貪婪和浪費的心態。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

熱愛囤積的人,是對過去的一種“補償心理”。

報復性消費,報復性囤積,是因為自己過往沒有能力獲得這些;如今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就要儘量滿足自己。

-02

如何改變“松鼠症心理”?

1、有效整理,給生活做減法

桌面上用不到的東西,就放在廚子裡收納整理;

衣櫃裡穿不上的衣服,要麼送人,要麼捐出去,要麼丟掉;

手機裡過度囤積的app,聊天記錄,只會讓你使用手機的體驗感變差;

將家裡的每一件東西,都歸納整理。

在丟掉或送人之前,問清楚自己幾個問題:

這些東西,在未來的使用頻率高嗎?

這些東西,真的還適合我嗎?

這些東西,用處多一些還是浪費多一些?

整理生活,就像整理社交。

對你而言,無意義的社交和圈子,都應該遠離;

而生活裡的減法,也是如此。

2、要有“活在當下”的心態,貪多嚼不爛

什麼是活在當下?

並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不過度沉溺於過去,不過度為將來感到悲觀。

珍惜當下,才能減少你緬懷過去的情緒;

抓住當下,創造更多的價值,才能降低你未來生活的悲觀。

而貪多嚼不爛,就是每次只用一點,只買一點,只佔有一部分。

冰箱空了,可以去超市買2-3天的菜,而不要囤一週的菜。

菜吃不完壞掉的時候,你的挫敗感和負罪感,要遠遠大於你消費時的快感。

凡是“用力過猛”的事情,最終都不會讓你感到開心。

你應該讓你的每一次付出,每一個計劃內的時間,都能獲得相應的回報。

比如:

工作1小時,總得讓自己認真50分鐘,總不能1個小時都摸魚;

每天安排一個“小計劃時間表”,在生活的間隙裡,去打磨自己。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松鼠症心理”?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呂一老公被曝騙錢拉皮條,被富婆合夥人包養,錢永辰發聲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