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病因不明。大量研究資料顯示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都對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與發展有明顯影響作用。

從人類學信息角度來看,國內外調查數據顯示,雙相情感障礙主要發病於成年早期,大多數患者初發在20-30歲之間,25歲之前發病較為常見。從性別差異上來看,雙相I型男女患病機會均等;雙相II型則以女性常見。男性患者多疑躁狂發作的形式發病,而女性患者首次發病多為抑鬱發作,或混合發作。這與女性更年期或產後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產後抑鬱、閉經等是雙相情感障礙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雙相情感障礙具有季節性變化特徵,初冬(10-11月)為抑鬱發作,初夏(5-7月)出現躁狂發作。有資料顯示,夏季是女性患者的高發期。

從社會心理因素來看,與普通人相比,一般離婚或獨居的群體更常見,良好的婚姻關係有可能推遲或減輕雙相情感障礙的發作。具有環性人格特質、情感旺盛、明顯外向、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少的群體更易感。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機制可能與中樞神經遞質功能異常有關。比如,大腦內參與情緒調節的5-羥色胺,人們的飲食、覺醒與睡眠、性行為、夢都與它有關,是雙相情感障礙的素質標記,是其神經生化基礎。但是僅有5-羥色胺的缺乏並不一定導致患病,還要看另一指標,即去甲腎上腺素,它是雙相情感障礙的狀態標記,去甲腎上腺素不足,則易出現抑鬱症狀,亢奮則易出現躁狂症狀。

此外,身體本身有代謝異常的,或者有不良生活習慣,更有甚者存在物質濫用史的群體,與雙相情感障礙的共病率極高。另外,尼古丁、酒精等物質濫用,也會導致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治療舉步維艱,比如,治療的依從性差、復發和住院更加頻繁,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堅守小而美和成長為王,靜候又一輪再上攻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