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有以下表現:總被形形色色的東西吸引,很難靜下心來專注地學習;上課時,老師提問,總是一問二不知;聰明伶俐卻成績低下;做作業慢,邊做邊玩;上課聽講,心不在焉,大題不會做,小題總做錯;做事馬虎,丟三落四;思想超前卻行為幼稚;被動學習,不求上進等,這些其實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1、將大目標拆分成小任務

家長告訴孩子:“今天把房間收拾一下吧。”半個小時後再進去的時候,發現孩子在床底下找到一個玩具,正在玩玩具,已經忘記了自己要收拾房間的事情。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家長不妨把給孩子的“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簡單易行的小任務。比如打掃房間時告訴孩子先把床收拾乾淨,這樣孩子有清晰的認知,在注意力集中的有限時間內,可以把事情完成。

2、少打擾

很多孩子會分心,無法長時間專注一件事,多和父母有愛打斷孩子的情況有關。父母想要孩子專心,就要讓孩子體會到“一心一意”的感覺,就要在生活中做到少打擾。

3、給孩子佈置任務時,難度要和孩子的能力相匹配

家長送孩子去學樂高,回來跟孩子說:“寶寶,我看你在學校做的挖土機挺好看的呀,再給媽媽搭一個把!”在媽媽的鼓勵下,孩子可能會嘗試,但是,如果孩子搭不出來,家長就開始埋怨,說上課怎麼一點也不認真,什麼都沒記住。

其實在學校,孩子們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搭建出來的,如果一股腦讓他做一個造型,對孩子來說,會有點難。如果家長經常逼著孩子去挑戰太高的難度,結果往往就是,他在練習中找不到成就感,本來還有的一點興趣,慢慢被磨光了。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佈置任務的時候,要注意觀察一下孩子當前的能力水平,通過看看他的反應就知道了,給他設定合適的目標,這就類似於升級打怪,先易後難。

怎麼樣的目標才算最好呢?就是我們通俗說的“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就是正好比他目前的能力稍稍高一點點的目標。這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最近發展區”,就是的確有點挑戰,但是努力一下又能戰勝這個挑戰,這樣的難度就是最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的難度。

培養專注力有什麼好處

1、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由於能夠專心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他們所做的事更容易成功,也更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果這個時候再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誇獎,就會增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更加自信。

2、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專注力訓練,可以讓孩子將注意力放在學習上,提高上課質量,作業質量。

3、能激發孩子隱藏的好奇心

當孩子注意力集中時,就會深入思考問題。例如孩子在搭積木時,可能一開始只會往上搭高。漸漸地,孩子就會試著往左右兩邊搭,或者組成新的形狀。

提高專注力是一個比較普通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一個人如果可以聚精會神的坐在位置上看2個小時的書,心無旁騖,那麼這樣的效果會比漫不經心學習一個早上都高。這是因為專注力的傾注給了孩子更好的記憶環境。

寫作業的時候不要打斷孩子,背書的時候儘量一次性解決,不要拖拖拉拉,類似的做法生活中很常見,只是容易被我們忽略。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等,因為記憶力、專注力和觀察力是孩子未來學習和提高智力的重要能力。對孩子的將來是很有幫助的。

2-8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時,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或邏輯思維能力就能事半功倍。

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5天后,舊情人不忍離別,再度復出,3屬相流下眼淚,忍住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