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一夜之間,鄭靈華在網絡上突然多了許多個“身份”: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經人、妖精、紅毛怪……以及更多汙言穢語出現在網絡留言裡——只因她染了粉紅色的頭髮。

近日

杭州女孩小鄭考取了研究生

收到通知書後

她第一時間來到醫院

與病床上84歲的爺爺分享喜事

並拍下照片

發到社交平臺留作紀念

可令小鄭沒想到的是

這些照片和視頻

給她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一群好事之徒見她染著粉發、年輕漂亮

大肆在網絡上汙衊、攻擊她

“陪酒女”“妖精”“紅毛怪”......

一個個莫須有的“罪名”

讓小鄭陷入了謠言與汙衊的網暴漩渦

“病床上的爺爺打開我的錄取通知書”

小鄭出生於1999年

母親早逝,父親工作繁忙

是爺爺一手將小鄭拉扯大

讓孫女繼續攻讀研究生

也是爺爺的心願之一

因此,一收到錄取通知書

小鄭立刻就奔向病房

想給爺爺一個驚喜

久病在床的爺爺已經視力模糊

小鄭在醫院待了幾個小時

一字一句地將通知書上的話念給爺爺聽

拍了一些視頻和照片,留作紀念

“剛剛有人盜你照片”“底下的評論沒眼看”

沒想到,視頻發佈到社交平臺後

被別有用心的人盜用

並惡意捏造了各種各樣的謠言

有盜圖者冒充小鄭

捏造事實,售賣考研資料

有人擅自將圖片發到其他平臺

其中,大多數都是對小鄭的謾罵

不明就裡的網友攻擊她

“老少戀”“炒作爺爺”“吃人血饅頭”

更有甚者,還把攻擊放大到群體

稱“染髮的都不是好人”“藝術生不學好”

甚至“不配當老師”

小鄭的一位學弟在一平臺看到

一個擁有30餘萬粉絲的賬號

發佈了一條

“我的碩士錄取通知書”的動態

3張配圖來自

鄭靈華與爺爺相聚的畫面

(▲當事人維權貼)

學弟表示

“一個研究生,

把頭髮染的跟酒吧陪酒一樣”

得到2000多個贊

由於該博主只有一句介紹

一些網友分不清小鄭

是圖中的老人還是女生

誤認成“老少戀”對其一頓辱罵

“不想放過每一個網絡暴力的人”

這件事情給小鄭的生活

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儘管有無數正直的網友

支持她、安慰她

但小鄭的心情、學習狀態

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我不會倒下的,更不會自殺。”

小鄭說,希望那些

“侮辱教師行業、音樂生、

華東師範大學、爺爺和我”

的網暴者一個都逃不了

“我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經過複雜繁瑣的維權後

她公證了上千條嚴重侮辱性的內容

準備起訴網暴者

她“不想放過每一個網絡暴力的人”

並在社交平臺上

時刻更新著維權進度

目前

浙江楷立律師事務所的

金曉航律師表示

決定為小鄭免費代理該案件

幫助她訴訟維權

金律師稱

自己與小鄭有著相似的經歷

便決定“為她做點什麼”

希望小鄭維權順利

早日迴歸正常生活

人民網評:潑髒水、放冷箭是病態現象

從杭州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到網紅“羅小貓貓子”直播中喝農藥自殺悲劇,再到尋親男孩劉學州事件,“按鍵傷人”現象讓人防不勝防。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各類社交平臺的興起,網絡暴力問題愈加凸顯,網暴造成的後果也越來越嚴重。這種向別人潑髒水、放冷箭的行為,是一種病態現象,暴露出偏狹的心理。

任由網絡抹黑、網絡暴力蔓延,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情緒先行,就容易成為“謠言傳聲筒”;理性後置,結果就會淪為“網暴擴散器”。要知道,匿名和虛擬不是“張口就來”的理由,道德和法治才是“言由心生”的前提。

“天下苦網暴久矣!”來自網友的一句感慨,道出了治理網絡暴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治理網絡暴力,需要你我攜手同行,既要把控自己的“言論邊界”,以身作則維護網絡文明,又要保護自己的“權利邊界”,避免在自身權益遭受侵害時手足無措。

惡語傷人六月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造謠者必將受到嚴懲!

7月23日晚上

小鄭把粉色頭髮染回了黑色

但無論是粉頭髮還是黑頭髮

都很好看!

1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市場階段的風險仍未有效化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