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我們總說從對方立場上看問題,可是你不是對方,你怎麼能從對方立場上看問題?你最終要看的還是你自己的立場,因為你自己的認知限制了自己的思維深度。一個人怎麼能跳出自己?人們知道一些粗淺的道理,可是人們並不知道怎麼用。

今天我就把我諮詢中的一個案例分享給大家

一、明白了一個人自然就不會抱怨,抱怨就是我們還沒有看明白。

一個和我諮詢的神經症患者,她在諮詢中給我分享一個事情,她說有一天早上我很不開心,躺在床上想一想這麼多年我爸總是忽略我,除了給我花錢,我沒感受到他給我的愛。我媽更是逼迫我出成績,從來不理解我,我真有病了,她就不管我了。我前男友也是虛情假意,不願意付出,對我沒有真心實意,我對我身邊的人非常失望。

想了一會兒,她突然她想通了,她說我總認為我爸忽略我,可是我什麼時候關心過我爸爸?我也是一直忽略他,我反而認為他沒關心我。實際可能是我一直忽略我自己,忽略我自己的感受,忽略我自己的想法。我一直追求我自己的成功,我已經看不到家人了,我自己都不能愛自己,我怎麼有能力愛爸爸呢?

我爸給我錢現在想來也是一種愛,我現在上班了,我每個月的錢還不夠花。如果我這麼看重金錢,那麼每個人也都會看重金錢,既然爸爸也看重金錢,能捨出來金錢,那一定是愛。況且我從來沒有能力把錢給父母,我只是嘴上說愛父母,實際上我是沒有行動的,也就是說我沒有愛父母的行動,也沒有愛父母的能力。

二、我們既是對方的投射,對方也是我們的投射。

我總是說前男友虛情假意,難道我就沒有虛情假意嗎?難道我就對他真心了嗎?我總說他不願意付出,我何嘗不是一個不願意付出的人呢?我總是抱怨別人做不到,從來不想我要求別人的東西,我自己也做不到。然後會覺得所有人都對不起我,越想越難受,越想越痛苦,就這樣不抑鬱才怪呢?

至少今天我看到了,我沒有愛自己的能力,更不可能愛別人了。過去我不知道我是一個這樣的人,我一直認為我很愛他們。實際上我的愛都是在頭腦裡,我從來沒有真實的行動。都說愛是付出,可是我一直在索取,而且我把索取當成愛了。你愛我,就應該給我某些東西,所以我才變得越索取越匱乏,把自己變成一個乞丐了。

當看到這的時候,正趕上她爸爸要過生日,她第一次給爸爸買一個蛋糕,爸爸媽媽高興,她更高興,由索取變成付出,自己苦苦的在黑暗中走了很多年,現在終於可以真心地關注親人了,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有人情味兒了,有幸福的感覺了。過去所有的熱情都是在偽裝,實際上過去我是一個非常冰冷的人。

三、我們成了相互的鏡子,我們通過對方,我們才瞭解自己。

她以前一直需要別人的認可,她突然明白別人認可我的部分,正是我認可自己的部分。比如我認可自己是一個勤奮的人,一個很有修養的人,如果別人誇讚到這兩個點的時候,我們就會特別高興,我們覺得別人理解我,別人懂我。如果我們不認可自己的行為,比如一個人討厭自己的單純,如果別人誇讚自己單純,自己就會很難受,覺得別人認為自己很傻。

另外一點,比如我不認可我臉好看,我認為我臉很胖,沒有瓜子臉好看,如果別人誇我臉很好看,我就會想到這個人有什麼目的?他為什麼這麼說?明明我的臉不好看,他為什麼說好看?這個人很虛偽,他來討好我,目的是什麼?所以我們不認可的部分,即使別人欣賞,我們也會認為他有目的。從這一點上看,別人欣賞我們的部分,這是我們欣賞自己的部分。

很多人會有困惑,老師,你做心理諮詢為什麼不開始就給我講認知療法?不給我講轉念作業,實際上這種情況都是在穿插著進行。有的人因為釋放情緒,自然會得到轉念,因為釋放了你壓抑的情緒,你的認知自然不再扭曲。另外一方面,因為講認知療法或者轉念,觸碰到自己某一個脆弱的點或者說創傷,這也會觸發到情緒。

所以我們不願意面對的都是我們的創傷,我們做心理諮詢就是療愈這個部分。當然這是不容易的,能夠堅持下來做心理諮詢師是不容易的,無意識的生活多簡單,你不用改變,不用思考,完全按照自動化是未來,這樣當然是不費力的。養成好的一個思維習慣,就要改變那些錯誤的扭曲的認知,這個才是難的,有多少人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這裡呢?

人們選擇簡單的思考,人們才會有心理疾病,儘管很多人說我有強迫思維,我一直在思考。我講的思考是破除扭曲認知的思考,否則一個人在扭曲的認知裡去思考,得到的結果一定是錯的。就像臉上有灰塵,我們照鏡子,我們要清楚的是臉上的灰塵,而不是拼命地擦鏡子。找到問題背後的根源,找到那些不合理的認知,我們自然就會改變。

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少年派2:王勝男患更年期的元兇,是幸福生活下藏著的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