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李廣在漢武帝一朝幾大戰役的際遇,只能用“悲情”二字形容。

這人的運數啊,有時候真的很奇怪,說不清是為什麼,倒黴起來,連喝涼水都塞牙。飛將軍李廣便是如此。

01 龍城之戰全軍覆滅後,定襄之戰迷路,無功而返

李廣在龍城之戰全軍覆滅,被匈奴俘虜,想辦法逃了回來,被漢武帝貶為庶人。

公元前123年匈奴再次進犯,漢武帝又把李廣招了回來,李廣和衛青霍去病一起,參與了定襄之戰。

定襄之戰是少年戰神霍去病出頭之戰,他僅率八百騎兵就直搗匈奴單于大本營,把匈奴打得瞠目結舌。

此時的李廣已經五十多歲,卻在定襄之戰迷路,根本就沒找到匈奴。所以,此戰李廣又一次無功而返,老將李廣很是鬱悶!

02 河西之戰遭遇匈奴左賢王主力,以四千人力戰匈奴四萬人,又幾乎全軍覆滅,幸得張騫的援軍趕到。因兵士死傷過多,功過相抵,打了個寂寞

兩年後,公元前121年,李廣參與了霍去病為主帥的河西之戰,這一戰霍去病打得相當漂亮,差點生擒匈奴單于的兒子,打下了河西走廊。

然而李廣卻打得相當艱苦,又差點全軍覆滅。

這一戰,霍去病和公孫敖從西北路攻打匈奴單于主力,分配李廣和張騫在東北路負責牽制匈奴的左賢王。

當時的漢武帝已經感覺到李廣是個倒黴蛋,每次給他帶兵,他總是折損很多。所以這回漢武帝給第一次打仗的張騫派一萬兵力,只給李廣分配了四千人。

結果李廣碰上了左賢王的主力四萬人。這兵力對比是一比十啊!更倒黴的是,張騫的軍隊迷路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過來救李廣。

李廣在危難的時候,心理素質很強。他努力鼓舞士氣,同時派兒子李敢帶了幾十個人,在匈奴兵合圍之前,打了出去。沒多久,李敢又打了回來,告訴大家:“匈奴沒有那麼厲害的,我們能突圍出去的!”這個舉動讓兵士們士氣大漲。

李廣率領四千士兵,在四萬匈奴兵的包圍中奮勇抵抗,幾輪廝殺下來,天色已暗。匈奴兵傷亡慘重,但是李廣的士兵也折損了一半,弓箭都快用完了。

李廣一邊奮勇抵抗,一邊給士兵們講自己以前以一當十,像切菜一樣殺退匈奴兵的往事,不斷鼓舞著士氣。

第二天一大早,匈奴人又發起了猛攻,就在李廣又一次面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張騫終於到了,帶著他的一萬士兵殺入戰場。

左賢王看到漢軍的援軍到了,他也不知道來了多少人,以為來了漢軍主力,於是撤退。

李廣和張騫在東北邊牽制匈奴左賢王的任務是完成了,但是張騫因為迷路被罰,貶為庶人,李廣因為折損士兵過多,功過相抵,未有封賞。

03 漠北之戰又一次迷路,悲憤自盡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衛青和霍去病各帶五萬騎兵深入漠北攻擊匈奴。李廣此時已60多歲,漢武帝本來沒考慮讓他參與。

李廣知道,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攻打匈奴了。所以他請求漢武帝讓他出徵。漢武帝應允。

然而漢武帝在出發之前交代衛青,李廣運氣不好,不能讓李廣正面攻擊匈奴,讓他做側應即可。所以衛青安排李廣和趙食其一起從右路夾擊匈奴。

李廣不想做側應,然而漢武帝交代在先,衛青不能違抗君命。

由於衛青的好友公孫敖在河西之戰迷路被漢武帝貶為了庶人,衛青希望這一仗能帶公孫敖立功,所以衛青決定帶公孫敖正面進攻匈奴,還是讓李廣在右路做側應。

李廣只能很不情願地帶兵往右路,都沒和衛青告辭。

然而李廣真的是命運不濟,他和趙食其兩路士兵合併之後,居然又再次迷路。等到他們找到回大本營的路時,衛青已經跟匈奴主力打完了,回到了大本營。

李廣羞憤難當,他認為如果不是衛青故意把自己調開了,他根本不會迷路,這打匈奴這最後一仗,他真的太窩囊!

衛青循例讓李廣彙報這次迷路的具體情況,他哪有心情搭理!衛青看李廣這邊沒反應,派部下再次去催李廣。

鬱悶的李廣被激怒了,他說:“不必其他人彙報,這次迷路都是我的錯!我自己到大將軍面前彙報!”

李廣來到了衛青的大帳前,對他的部下們說:“我這麼多年和匈奴作戰70多次,這一次原本想和大將軍一起再次和匈奴單于交戰,怎奈大將軍一定要派我往右路,沒想到我迷路了,這是天意啊!

這次錯誤都是我一個人造成的,我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後果,我不想再被刀筆吏詆譭了!”說完,李廣就在衛青的營前拔劍自刎,李廣所有的部下都痛苦流涕,百姓們聽到李廣將軍自盡的消息,都流下了眼淚。

飛將軍李廣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留下千古遺憾。

“李廣難封”有很多原因,有他自身性格和作戰方法的原因,運氣不好也是確實的

這幾次大戰役,李廣不是遇上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就是自己經常迷路,自己的部隊裡也沒有一個好的道路嚮導。

然而,由於李廣將軍善待部下的名聲在外,自己也是名驍勇干將,越是身處險境,越能冷靜對待,一生當中對陣匈奴七十多仗,也立下過不少功績,雖然沒能封侯,也不失為一員名垂青史的名將,民族英雄。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案例:女子與丈夫結婚兩年拒絕同房,被強行扯下褲子才發現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