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很多人不僅在戀愛中缺乏目標,生活中、工作中都是一樣,沒有方向,也不知道該如何尋找方向,於是隨波逐流,被他人裹挾著往前走。

什麼是脫單困惑

通過查閱,我們國家在2017年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中,全國按比例抽取15歲以上的人口952893人,其中未婚的有177158人,根據比例換算得知,中國現有單身人士超過2億,數量約佔總人口的15%,拋開其中法定婚齡以下的部分不論,單身群體的比例仍不可小覷。

單身人口的增加,將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首先,社會總人口會不斷降低,勞動力人口也隨之不斷減少,這直接衝擊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下去,就會導致結婚率持續走低,生育率無法上升,年輕人口數量不足,國內未來發展缺乏動力。

那麼,為什麼單身數據近年來在不斷上升呢?為什麼很多人渴望脫單,因為脫單不成而焦慮,卻又始終沒有結果呢?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探索。

脫單困惑的表現

脫單過程中,沒有目標的人一般有這樣幾種表現:

內心想要脫單,但是並不清楚自己跟什麼樣的人是合適的,更不知道該如何找到這樣的人。

碰到喜歡的人想要追求,想要得到,但並不清楚自己所想的得到具體是指什麼。

追求對方的時候心裡不夠篤定,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對是錯,所以總是猶猶豫豫,不果斷。

總把希望寄託於“緣分”,希望時間能幫助自己解決所有問題。

很多人在脫單的過程中都有過這些困惑,想要戀愛,但不知道應該通過什麼樣的途徑去認識新的人,碰到喜歡的人想追求,但又不知道應該如何做,甚至覺得自己有不配得感,不清楚兩人關係的走向應該是什麼,所以行動上缺乏條理性,容易遭到對方反感。

脫單問題最嚴重的就是自己不知道怎麼脫單,也不想去努力,而是認為“緣分天註定”,時間到了緣分自然就來了。

而現在網絡上流行的“自殺式單身”,也是很常見的現象。需求不精確,導致要求過高,對方物質條件OK,也細心貼心,長得也不錯,但身材身高差了點,你開始挑剔;好不容易遇到個身材身高ok的了,也細心貼心,但物質條件一般,也不太上進,也不太滿意。就這樣越挑越焦慮。

脫單困惑的成因

想要解決自己脫單困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癥結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一、沒有一個明確的脫單目標

很多人無法脫單是因為缺乏目標,由於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策略、方法,只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撞到什麼算什麼,還美其名曰“緣分”。

有過買房經歷的人一定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你沒有想好對房子的核心需求是什麼,是很難買到自己十分滿意的房子的。不是戶型不喜歡、就是價格接受不了、或者是地段、朝向不滿意。有人可能會說還是因為沒有錢,有錢就一定能買到喜歡的。其實並非如此,即使不考慮價格因素,也很難找到所有因素都符合你的喜好的房子。

所以買房子的時候,一般都會先確定最核心的目標,比如買房是為了上班方便,那麼交通便利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是為了孩子上學,那麼是不是學區房就是要放在第一考量的;如果是為了養老,那麼小區環境、周邊配套就是最重要的。

戀愛也是一樣的。當你能夠確定自己的目標時,選擇的時候就有了明確的原則,在原則之內去尋找會容易得多。

沒有發現買房的感覺跟脫單很像,目標不同,需要採取的策略和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同樣是找女朋友,為了談戀愛還是為了解決生理問題,你的原則和標準一定是不同的;是想跟這個女生談戀愛還是娶回家做老婆,你追求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所以當你能夠明確自己的目標時,你的很多困惑都能迎刃而解。

很多人不僅在戀愛中缺乏目標,生活中、工作中都是一樣,沒有方向,也不知道該如何尋找方向,於是隨波逐流,被他人裹挾著往前走。

其實探尋自己的核心目標也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大多數人並不瞭解自己,更不瞭解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以為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想要做的,但其實大多時候我們的想法、行為是受到其他人其他人所影響而產生的。比如別人都想盡辦法去賺錢,所以你認為自己也應該這樣做;別人都結婚生子,所以你也應該結婚生子;別人追女生的時候都要給女生送禮物,所以你追女生的時候也要這樣做……你可能從沒來想過這是不是自己真正內心所想,也沒有想過自己究竟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二、自以為是的技巧

很多人不知道從哪學習的追求技巧或是面對追求時的尺度技巧,就覺得自己能行了,結果對著自己喜歡的人或追求者一頓亂用。後來發現沒啥效果,對方還會還是不理自己,就會說:“哎呀脫單太難了,我還是單身算了。”你在上學的時候,難道說你看一遍文章,你就能夠考100分了?其實也不是。

那麼對於談戀愛這件事情,你首先需要建立一個失敗的心態,然後不斷的去學習積累經驗,如果說你只是去學習一些這種細枝末節的技巧,那麼可能就會造成你的認知偏差。

我舉個例子,用男生追求女生去聊,比如說你可能能從某些地方看到,追女生的時候,我們需要展示自身價值去吸引女生。但是他可能沒有告訴你,展示價值的時候需要自然一點,而不是說讓你去裝,你這樣的話人家女生可能會覺得你是在炫耀,那自然對你就沒有什麼好感了。

三、過於封閉自己

自古就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其實感情也不例外,你再優秀,再想脫單,不走出自己的象牙塔,習慣宅,禁足自己的生活死循環,也必然成為單身的誘因。

最容易理解的一個原因,就是“累”。身處工作、生活等等多重壓力下,精神、肉體容易疲憊。那些原本就不擅長社交,還總被生活耗光精力的年輕人,更無力去擴展自己的社交圈。

對他們來說,即使內心很想擴展社交圈,也很可能因為難度太高而退卻。用經濟學的說法叫做損失厭惡或者風險厭惡——也就是擔心找對象的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他們總會覺得:找到一個適合的愛人,肯定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還不一定有好的結局。而且結局很可能是不好的,畢竟自己總是遇到錯的人。

這也涉及到心理學中的“舒適區”概念。習慣單身生活的年輕人,會越來越不希望打破現在生活的狀態和平靜,將自己置於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焦慮的環境中。

說白了,就是一個人過慣了,何必去談戀愛呢?想肥宅肥宅,想蹦迪蹦迪,打遊戲、追劇,不都比談戀愛好玩多了?

人在這種自我封閉的情況下,是不會展示自我和欣賞別人的,而愛情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叫做等價原則。可能很多兄弟會覺得等價原則,不就是對方的這個學歷、財富各個方面要吻合,要一致,但其實這是不準確的。

愛情中真正的等價是兩個人,對彼此的這個理解和欣賞是差不多的,那麼這樣的感情才是能夠長久的。

而如果說,你總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環境裡,那麼你既不會去展現自我,也不會去欣賞別人,那你怎麼能夠談得了戀愛?

四、原生家庭不幸福

很多單身的誘因,並不是自身不夠優秀,很多案例,追溯深層次的主觀原因,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般都和原生家庭有著一定的關聯。

很多人擔心重複父母感情的失敗,原生態家庭的苦和不幸,以至於讓我們在感情面前總是侷促不安,不能坦然面對,更不懂得如何正確相處。一邊渴望得到愛,可當有人靠近,又會不由自主地將其推開。在愛缺失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都欠缺親密關係維繫處理的能力。

身教勝於言教,缺乏了從小愛的培養和影響,想真正脫單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部分單身族不是沒有戀愛的思維,甚至也有過戀愛的經歷,只是很難長時間維繫一段感情。

而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也會導致不自信,所以他們會總有這麼一種想法:等自己積累了一定的資本,有足夠的能力,變得足夠優秀,才可以去。

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所以不敢輕易踏出第一步,對於那些有著“焦慮依戀風格”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對愛情缺乏信任,也讓人們無力主動。拒絕主動戀愛也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內心深處藏著一股對愛情的“不信任感”。積極心理學提出過一個“習得性失助”的概念,大多數人在人際關係中都受過傷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痛苦的經歷,我們都有可能積累不同程度的痛苦,並從中學習,形成了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

而經歷過、見識過“不和諧”的愛情,就會增加人們對愛情的不信任感。

脫單困惑的解決

一、先思考幾個問題

你想要脫單的原因是什麼?

你正在追求的對象,你想跟ta達成什麼樣的關係?

你跟對方現在的關係定位是什麼?

現在的情況你能做什麼,應該如何做才是對達成目標有用的?

通過思考這幾個問題能夠幫助你理清思路,找到行動的方向。

比如,你覺得脫單是為了給自己的情感找到一個寄託,想去體驗愛與被愛的感受,那麼面對異性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最重要,不會被外力所影響。

思考跟對方現在的關係,和想要達成的關係,能夠幫助你緩解焦慮和其他的負面情緒。

比如你想要讓對方成為你的男/女朋友,那麼你就可以接著思考自己願意為了達成這段關係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

確定了這些,再與對方相處的時候,就不會過於著急,或是過於溫吞,面對對方的冷淡,更不會急著想要退縮,而是可以有自己的節奏。

思考自己現在能做什麼,可以你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試圖控制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這樣你的行動會更加有效。

二、放低對對象的要求

現今女性慕強,是普遍心理,所以在這樣的心理潛意識作用下,會無意識把擇偶要求抬高,甚至高出自己的匹配度。

建議精確需求,比如即不再強求非要尋找經濟基礎、對方的地位或家庭條件比自己更好的對象,不要強求對方的年齡或身材身高的硬性限制。如果遇到很愛你,能夠滿足你的戀愛主要需求的對象,也不是不可以考慮的。

三、接受一個事實:

愛情也許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

不要將愛情過於理想化,也不要認為約會、結婚是治癒孤獨和人生煩惱的萬靈藥。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伴侶,即使正處在熱戀的情侶也會感到孤獨。孤獨是人類的一部分,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件好事。

孤獨促使人們尋求與他人的聯繫,所以它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的一部分。對這部分單身者來說,別把愛情看得太重,也許就能減輕很大的心理負擔。

a、不要否定其他可能性

保持開放和樂觀,而不是對另一半設置高期望。並不是每一段關係都要發展成婚姻或長期伴侶關係。在每一段關係中獲得不同的體驗是很有趣的,它能幫助你更好地瞭解你在伴侶身上需要什麼。

也不要給自己強加過高的期望。提醒自己,不必去追求完美無缺的柏拉圖式的浪漫關係。愛總是發生在最不經意的時候,生活中太多事是你無法控制的。

b、不要害怕被拒絕

如果和某位異性相處得不好,不要認為這是你的錯或者你有什麼問題。有時人們會意見不合,產生誤解,或者只是心情不好。

c、走出過去的情感傷害

不要沉湎於過去的戀情,也不要把它們看成“失敗”。相反,要試著去理解、接受你無法改變的過去,然後向前看,抓住機會,成為一個更充實、更有成就的人。

總的來說,愛情這種東西,往往是通過溝通交流,慢慢建立並逐漸深入的。所以,不要企圖很快就能建立起親密的關係,試著讓關係自然形成。一段讓人滿意的關係,也確實需要用心去維護。

所以,儘量不要倉促進入柏拉圖式或浪漫的關係。讓你們的關係隨著時間推移而發展,不要覺得你必須強迫別人。要有耐心,給你的人際關係一些時間來發展穩固的基礎。

如果你想發展一段愛情,絕大多數情況下,“主動邁出第一步”都是必經之路。愛情總需要我們表現出一點主動,才能成為愛情。

四、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或許你工作忙,也可能你有無數理由的確沒有時間,但想脫單,首先也要從增加自己的社交圈子開始,就算你真的是唐僧的寶貝袈裟,也需要拿出來曬曬才會被人欣賞惦記。

不要讓客觀條件成為自己的藉口,畢竟時間像海綿,擠一擠還是有的,很多條件也是可以自己創造出來的。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感情同樣如此,想遇到對的,又或者更優質的戀人一定先要提升自己。自我提升不單純只是為了脫單,更是提升自己選擇的資本與權力。

作者 :王晶

CIPC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

英國桑德蘭大學心理學&MBA碩士學位

高級情緒管理師婚姻家庭諮詢師

成都市心理諮詢行業協會會員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全國心理援助聯盟成員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兒童獨處意外頻發,這幾點需要引起家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