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笑話,在網上很流行,說社恐的人適合去哪些地方工作,有網友回覆:可以去燒烤店給藕片打孔,也可以去ATM機後面遞錢,還可以去便利店織方便麵。

不得不說這屆網友十分有才,腦洞大開。但在這個玩笑的背後其實也映射了一些人們對內向性格的刻板印象,難道內向的人就只能做那些很少與人接觸的工作嘛?

其實並非如此,內向和外向,只是兩種有不同特質性格的人,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區分內向和外向的方法,就是看一個人在語言情感表達上是內傾還是外傾,如果一個人心思細膩,但不善言辭,那麼他就是內向之人。

反之,如果一個人性格開朗活潑,善於溝通,那麼他就是外向之人。著名的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與其說內向之人不善言辭,不如說他們是不想與其他人有過多的親密的交往。

他們時刻注意著與他人之間的距離,如果離得過近,他們可能會感到不適感,或缺乏安全感,因此內向的人看起來很少往人群密集的地方湊熱鬧。萬事萬物都有利弊兩面,性格也是如此。

內向的人,相比較於外向的人更沉穩更細心,但長此以往也會引發很多問題,例如,很多內向的人可能在人際交往上感覺有些吃力,於是他們便減少與其他人相處的機會。這樣一來便會引發惡性循環,越不想與人進行來往溝通,就越缺少這方面的經驗。

當我們做職業偏好選擇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個人的性格特徵,取長補短,放大自己的優勢,縮小自己的劣勢。如果一個人相對內向,不喜歡做那些跑外溝通的工作,那麼以下這四類工作可以供你選擇。

第一類是技術崗位,這類工作通常需要工作者專注於某一領域,並每天重複的進行研究實驗,只要能夠把一門技術學得精通,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便可以達到要求。比如說現在非常火熱的計算機、編程等崗位就屬於技術類工作。

第2種是辦公室管理類工作,例如公司的出納會計等財務崗位,就很適合內向同時有細心和耐心的人去做。這類崗位需要工作人員將精力放在數據整理分析之上,不需要與其他人進行過多的溝通。

第3種是科研類工作,但這類工作往往需要很高的學歷,如果你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不想過早的參加到社會工作當中,那麼可以選擇繼續讀書學習,在學校跟著導師學術科研。

第4種是創意設計類的崗位,例如服裝設計師,家居裝修設計師,廣告設計師等。但這類崗位需要有較高的藝術領悟能力,能夠實現思維的創新突破,善於思考,想出新奇的點子。

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一套孩子會喜歡、好看的童書,完成了故事、閱讀和寫作三項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