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而“小龍女”家這本經有多難念,估計網友心中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

近日,吳綺莉在社交平臺發文感謝網友,說這名網友道出了自己的心聲,5年來,真是深受折磨。

吳綺莉的心病,不用細說大家都知道,一定跟女兒吳卓林有關。而這5年的折磨,則與吳卓林的外籍妻子Andi息息相關。果然,那名網友講到他和吳卓林外籍妻子Andi接觸過,認為Andi想紅卻沒錢,甚至見識過她為了推卸責任滿地打滾的尷尬場面,這名網友說只有卓林成長起來,才能識破Andi的伎倆。

從被曝自殺住院,到後面宣告出櫃,再到和外籍妻子賣慘,這一路走下來,作為母親的吳綺莉對女兒更多的是無能為力吧。就在不久前,吳綺莉就用無可奈何中帶有幾分戲謔的口吻發文,表示35歲的Andi教23歲的吳卓林賣慘博同情,變賣吳綺莉家裡的東西,責怪吳綺莉不給她們生活費,還問吳綺莉“為什麼還活著”。

以前看到網上曝光與“小龍女”有關的故事,很多人對她和她外籍妻子的態度已經從同情慢慢轉變成了氣憤,現在既然已經長大成人併成家,媽媽就沒有再撫養她們,為她們負責的必要。

有網友表示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理解一位單親媽媽內心的無助與無奈,心已經被孩子傷透了,可仍然做不到不管不顧不想不念,但既然孩子已經成為了獨立的個體,有的事無論對錯,都讓她自己去經歷去品味吧。

當然,我們都不否認“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性格、三觀養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從一定程度上說,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具有“塑造”型作用。但是,現在的吳卓林已經23歲,她對事務應該具備基本判斷能力了,再將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全部歸因於原生家庭或者媽媽身上,著實不應該。

其次每次提到小龍女家的事情,一定繞不開“原生家庭”這個話題,我們都知道一個“與眾不同的家”給孩子的愛一定是有瑕疵的,當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失了什麼,她真的就會很努力想去彌補,以至於在彌補時走上錯誤的道路。

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當初的吳卓林也一樣。也許,殘缺的家庭帶給她殘缺的愛,造就了她殘缺的性格,確實會讓她經歷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糾葛,但是,她可以決定以後的人生走向,成年了,就該為自己、為家庭負責了。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是的,家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家庭中離我們最近的兩個人——爸爸媽媽,他們的言行也會直接影響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但是,當殘缺的原生家庭已經擺在那裡,那就是事實你無法改變時,那就努力去擺脫原生家庭吧,過程很難,但要勇敢一些。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怎麼判斷一個女人隨便否,靠不靠譜,看這幾點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