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整體論原則

自馮特創立科學心理學以來,解釋心理現象的主要方法就是把這些現象還原為最初的元素。馮特主張對心理進行元素分析,他把意識分析為感覺元素。鐵欽納分析得更為細緻,提出意識由感覺、表象和感情三種元素組成。行為主義在元素觀上與他們保持一致。

華生把複雜的行為簡單化,將其視為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認知心理學承繼了行為主義的元素論傳統,將心理現象視為信息及其符號單元。而人文科學心理學則受到現象學方法的影響,主張對人的心理現象進行整體描述,認為整體不是部分的機械相加,整體決定部分。

格式塔心理學是提倡整體論的典型代表。格式塔心理學家強調整體性,重視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他們的努力下,整體大於部分的觀點被心理學界廣泛接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具有明顯的元素論思想。他把人的心理分為意識、潛意識和前意識三個部分,把心理動力分為生本能和死本能兩種,把人格結構分為伊底、自我和超我三大系統。其中意識和潛意識、生本能和死本能,相互對立不可協調,在人格結構中,自我處於楚楚可憐的境地,周旋於伊底、朝我和自我之間。

阿德勒與弗洛伊德的意見相左。他認為,意識和潛意識並不對立,而只是個體存在的兩個方面;當人們不瞭解意識的時候,它就變味潛意識而隱藏起來,而一旦認識到,它就可能轉化為有意識的傾向。阿德勒更強調意識的作用,強調自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否認伊底和超我的存在性。

在其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中,他都是從這一原則出發。他把每個個體看作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把自己看作是生活道路、生活力量的主導者和創造者,在認識到自身的缺陷後,通過追求優越的補償達到人存在的最終目標,形成一個創造性自我。

與弗洛伊德提倡元素論不同,阿德勒強調整體論。他認為,“舊的心理學,目前已經到處被另一些觀點所取代,這種試圖把有生命的現象及其變異,作為有聯繫的整體兒童生物學方面、哲學方面和心理學方面加以理解的觀點,也是心理學內部那種我曾稱之為‘比較個體心理學’的運動的目的。”

他進一步指出,從個人的統一性的設想出發,試圖獲得關於這種統一的人格的真實情況,這種統一的人格被看作是個人生命表現和表現形式的一個變體。然後把個別的特徵相互加以比較,再把它們帶入共同的平面,最後又把它們統統融合起來形成一個混合的模式,那也就是重新加以個別化……對一個部分的理解只有在我們已經理解整體之後才成為可能。

具體來說,個體心理學的統一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人格的統一性。阿德勒認為個人及其人格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各個方面都是圍繞一個共同的目標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阿德勒將之稱為生活風格。對阿德勒而言,個體即是一副圖畫,又是一位畫家,他創造著屬於自己的畫作。

第二,身體和心理的統一性。阿德勒反對把身體和心理割裂開來或者對立起來,主張全部身體活動和心理過程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自我一致的組織。他認為,心理活動通過身體反映出來,身體狀況也對心理過程起作用。心理引導身體做出行動,向生活目標邁進;身體器官反映心理的要求,實現心理的目標。

第三,意識和潛意識的統一性。潛意識和意識不是相互對立和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合作協調一致的,在機體和行為上的表現也始終一致。他認為,意識和潛意識是個體存在的兩個對抗面,潛意識是不為人們所瞭解的、有待轉化的部分,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指導人們克服缺陷追求優越。

主觀目的論原則

目的論主張,一切事物、關係和過程都有其自身秩序和規律,所有的秩序和規律都符合神祗的意志、終極目的或者內在的目。神祗的意志或者終極目的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它們是生成一切的本原。

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都是目的論的推崇者。他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為某種有用的目的而存在,都用目的論原則來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目的論具有“外在”與“內在”之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主張“外在目的論”。外在目的論認為,神靈或者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創造了世界,主導著世界;每個人的行動及其目標的實現,都得聽命於神靈或者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主宰。

內在目的論認為,事物的存在和發展由其本身的內在目的所決定,規定事物自身、推動事物發展的是目的性的活動。亞里士多德則提倡“內在目的論”。他曾提出,在那些產生出來而且由自然產生出來的東西里面,是有那種有目的活動存在的。也就是說,一切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其內在的目的性。

新康德主義哲學家法興格是內在目的論的另一代表。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有其內在的規律的,要認識事物就必須運用思維的方法和規律。在他看來,思維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正規的方法,可以稱之為思維的正規的法則,另一種是不正規的方法,可以稱之為虛偽的法則。

法興格把虛偽的法則稱為“虛構”,它是指為了實現思維的目的性活動,而間接使用的一種概念或手段。他在其著作《彷彿哲學中》正式提出“虛構論”的觀點,意指虛構的目標引導個體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法興格的“虛構論”極大地影響了阿德勒。安斯巴切特曾指出,“思維的概念為了摹寫生命問題而構成一個工具,阿德勒發現並確認了德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法興格的著作。”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在現實生活中追求一定的目標,儘管追求的目標不同,但這種追求本身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克服自卑、追求優越。人一生的成長都離不開生活目標,如果沒有關注關於某個目標的知覺,人們就不能思考、感受、意願或者行動。他將這種目的論稱為“虛構目的論”。在阿德勒看來,個人的生活目標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虛構的、未完成的、理想的目標。

阿德勒在其早期著作中把擺脫自卑、追求優越作為奮鬥的目標;他認為每個人都渴望擺脫自身的卑微,尋求自身的發展。這種努力顯然是為了滿足一己的慾望。後來,阿德勒意識到生命的延續需要相互之間和合作,於是他把努力成為上帝那樣完美的人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

在阿德勒看來,個體的心理活動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沒有目標就不會有運動,而目標也永遠不會達到。這個原因在於人永遠不能作世界主宰的原始意識。因為這個原因,在這一觀念(主宰世界)出現的任何時候,他必須把它轉移到神祗或者上帝無所不能的領域裡。”

阿德勒正是根據這種主觀目的論來建構他的理論體系的,並且他不滿足於將理論和現實割裂開來,而力圖從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構造一個被大多數人都能夠理解的理論模型。

“一切心理活動都是依靠以前所決定的目標而獲得一個方向的。……所有一切心理的動力都受到一種指導性觀念的控制,所有一切情緒、情感、思維、意志、動作、做夢以及心理-病理現象的表現無不滲透著一種統一的生活計劃。除此之外,每個人還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他要和周圍環境發生關聯,因此,每一種心理現象,如果它是要使我們對一個人得到任何的理解,只有被看作為某種目標所做的一種準備,才有可能被領悟或被瞭解。”

除了讓更多普通人理解他的個體心理學之外,他還教育人們如何治癒病患、拯救人類,“總結起來說,應該使教師們瞭解個體心理學和治療教育學,這樣從一開始他們就可以處於一種識別道德敗壞作用的信號,並且親自加以有效地干預,從而把這種危險消滅於萌芽狀態,此外還應該建立一種培養這種人員的學校。”

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銀屑病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