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想進口俄石油,卻又不想讓俄羅斯掙到錢,西方的矛盾心理,讓他們在上個月的G7峰會中,大膽地想了一招“對俄石油制定價格上限”。另一邊,俄羅斯也沒閒著,見招拆招,在近日公佈了一項全新計劃,旨在與西方爭奪石油定價權。

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第一時間就對俄羅斯發起了一系列的經濟制裁,其中還包括禁運俄能源,通過打擊俄能源這一俄羅斯的經濟命脈產業,破壞俄方經濟,讓俄羅斯沒錢打仗,消耗不起俄烏衝突,從而拖垮俄羅斯。但在制裁俄羅斯幾個月後,西方發現,俄羅斯手握的這張能源王牌,怎麼制裁都壓不垮,即便西方不買了,但還有很多東方買家在“激情下單”,特別是中國和印度。

對此,為了讓俄羅斯“掙得少點”,以及便於自己購入俄石油,在拜登政府的推進下,上個月底舉辦的G7峰會中,“如何給俄石油制定價格上限”,成為了七國領導人重點討論的話題之一。其中,一個由美國提出的認為最可行的方案是:從保險公司下手,威脅別國,在運輸俄石油途中,要想使用西方的保險公司,就要配合西方給出的最高價格來購入俄石油。

但這一招,已經快速地被俄羅斯破解,給出了可替代的保險方案,讓俄羅斯國家再保險公司來提供保險服務。除此之外,西方媒體也直接潑冷水稱,這一招簡直天方夜譚。

即便如此,西方也沒有放棄“為俄石油制定價格上限”這一招數,甚至還在不斷拉攏中印配合。在此背景下,俄方計劃在今年10月份,讓所有的石油交易在一個國家平臺上啟動,並且採取相應措施,吸引海外買家的踴躍購入,以達到足夠的石油交易量,從而在明年的3至7月份建立國家石油基準。

需要提及的是,早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俄羅斯就一直嘗試著建立本國的石油基準,但都未能實現。主要原因在於,俄方的石油交易量不足以搭建一個被全球認可的石油基準,因此一直被擱淺著。

但隨著俄烏衝突爆發,西方對俄發起了一系列的能源禁運,歐盟還對俄方實施了六輪制裁,計劃都是要減少對俄能源的依賴進口。作為能源出口大國的俄羅斯,當然要保護好本國的這一命脈產業。因此,俄方建立國家石油基準的渴望變得更加迫切。也可以說,俄羅斯這一招反擊,是籌備了十餘年、醞釀了十餘年,到了今朝的迫切時刻,終於亮劍。

兩位匿名的俄羅斯官員透露,目前,俄羅斯政府圍繞著建立國家石油基準正在做準備工作,尋求在一個沒有外部壓力或任何限制的情況下向海外買家出售石油。

其中一位官員還表示,西方企圖給俄石油明碼標價的做法,更加證明了俄羅斯建立國家石油基準的重要性。

事實上,作為石油的賣方,俄羅斯想賣多少錢,價格或高或低,本就該由本國和市場來決定,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想買的人作決定,西方的這一想法,本就離譜到不行。並且,西方也該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標準,並非西方國家自己說了算。俄石油的價格就擺在那,西方忍住不買,還有其他買家會買,西方的霸權和冷戰思維,早已過時。

俄羅斯有能源、有底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反觀之西方,忍痛禁運俄能源,還要為石油四處奔走,求其他的石油大國增產增量,但都“熱臉貼冷屁股”。

就在幾日前,美國總統拜登為了“找油”親自訪問沙特期間,沙特穆罕默德王儲就當著拜登的面,直截了當地表示,再怎麼增,也只能從原先的1200萬桶石油提升到1300萬桶。言下之意,也就是隻有一百萬桶,不能再多了。穆罕默德王儲還透露,沙特已沒有額外的能力,將原油產量提升至更高水平。對此,外界也對拜登此次的沙特之行評價稱:“幾乎一無所獲,兩手空空”。

可以見得,在俄烏衝突爆發初期,西方掌握著主動權,不斷制裁俄羅斯,但在遭到俄方的“盧布結算令”以及制裁俄羅斯深受的“迴旋鏢”影響,導致西方自己能源吃緊後,二者正在慢慢地轉變角色:西方從主動變為被動,四處尋找解決方案;而俄羅斯則從被動變為了主動,出臺一系列反擊手段,讓西方猝不及防。新的一場石油價格爭奪戰已拉開帷幕,西方還有什麼招數可使?是誰又會先撐不住?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吧。

4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4天后,兩心相隔,姻緣未斷,桃花迴轉,追回摯愛,任性再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