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1)什麼是順應需求?

如果老闆說要開拓2/3線市場,但你覺得不太適合,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想要玩遊戲,但你想讓他寫作業,該怎麼辦?

如果你想拿錢創業,但是另一半堅決反對,該怎麼辦?

如果你想要讓客戶買單,但客戶總是說要考慮,該怎麼辦?

我們生活當中,往往需要和他人不斷的溝通,交流,進而達成某種行為,大部分人的做法是“講道理”,闡述自己的想法,解釋自己的想法,並用邏輯證明,但效果往往並不理想。

這個時候,如果你去順應他人的需求,在滿足對方需求的情況下使用方案,也許,就可以了。

(2)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孩子想要玩遊戲,你想要他寫作業,怎麼辦?

他的需求是玩遊戲,那就答應他可以玩遊戲,不過是根據作業寫完情況來的,寫完數學作業,可以玩30min,寫完語文作業,可以玩30min,寫的越多,玩的越多。

2)你想要開展一個營銷活動,但老闆不同意,怎麼辦?

了解老闆的需求和顧慮。這個方案賺錢嗎?這個方案可行性高嗎?這個方案有其他方案有效嗎?如果你有個計劃,但老闆不同意,也許,需要錯的並不是老闆的思維方式,而是老闆的需求還沒被滿足。

3)你想要拿錢創業,但另一半堅決反對,該怎麼辦?

為什麼反對?這個投資賺不到錢嗎?家裡馬上要用錢了?想“安穩”的過日子,不想折騰?還是,你在做這個決定之前,完全沒考慮她的感受呢?

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你們都想為這個家“好”,也許,你們要做的是先了解彼此心中的“好”指什麼之後,再來溝通,如何實現這個“好”。

4)你想要客戶買單,但客戶總是說要考慮,該怎麼辦?

客戶都有需求,客戶也有問題。

問題可以解決,那就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但如果問題全部解決完了,客戶還是要考慮,那就需要激發客戶需求。

解決問題,進行異議處理即可。

改變需求呢?結合客戶情況,強調行動之後的好處和不行動之後的損失。

(3)為什麼會有效?

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有需求,都有思維方式,需求就是想要什麼,思維方式就是怎麼得到。

“講道理”通常都是在告訴對方,“你的需求不對,你不應該要這個”,或者“你想的不對,應該這麼想”。

不認可對方的“想法”,也許對方還能和你愉快的玩耍,但不認可對方的“需求”,對方絕對不會聽你的。

(4)使用時注意的細節

先認同之後,再說自己想法,“我覺得你講的挺有有道理,不過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個點呀?……”

初步了解對方需求之後,再去溝通。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自閉症的孩子,都有這些表現,家長別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