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在家陪伴神獸兒的家長很是煎熬,不能出去溜娃,讓他們總看電視也不好。於是,有人想到了陪伴孩子閱讀。今天夏老師就來從生理和心理學角度,跟各位家長們聊一聊為什麼家長要陪伴孩子做閱讀。

首先,我要先解釋一個問題:閱讀不是一種能力,而是多種能力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能力包括以下幾種:

01. 探究能力

首先,閱讀是一種探究、探索和發現行為。

閱讀是孩子了解周圍事物執行原理的最佳方法之一。好奇的寶寶通過翻抽屜、翻櫥櫃來探究知識。同樣,稍稍長大後的他們也會出於好奇去翻動書頁,看那些鮮豔的圖片和精美的文字。好奇是人類最好的導師,需要家長做示範,適當引導。

02. 想象力

閱讀是一種想象行為。

當孩子把紙盒改造成紙船,他也會用同樣的方式把文字轉換成影象。要想理解文意,就必須有想象力。想象力吸收靜態文字的精華,將其轉變為動態文字。缺乏想象力,語言就是空洞的,意義盡失。

對那些把想象力用錯地方的孩子,或者看太多電視導致想象力未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來說,閱讀是件苦差事,而非快樂的事。

03. 協調能力

閱讀是身體與精神,即手、眼、腦相協調的過程。

用手拿著書,翻動書頁,調整好視野遠近距離,方便眼睛輕鬆地瀏覽每行內容,把書中原始資料傳到頭腦中去。

孩子在頭腦中積極地處理這些資料,將其破譯,對儲存在頭腦中的巨大資料庫進行資訊檢索,使書中資料與頭腦中的資料產生關聯,形成心智影象,讓他將理論聯絡實際,突然在生活中恍然大悟。

04. 綜合能力

閱讀像所有其他的挑戰一樣,給孩子提供了提高智力、創造力、情商與社交能力的機會。集好奇心、想象力、良好的協調能力於一身的孩子長大後才是優秀的人。

考慮到所有這一切,為了促進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父母可以做的事情有兩件。

首先,給孩子提供安全、激勵性的環境,以促進孩子探究能力與想象力的發展。從孩子幼時開始,如果他探究世界時總能有所收穫,而不是一無所獲,如果父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不去剝奪他探索的權利,那麼時機一到,他就會滿懷渴望地去翻動書頁,就像他更小的時候翻動抽屜和櫥櫃那樣。

其次,多花些時間讀書給孩子聽,沒有什麼比給孩子讀書更能豐富他的情感、發展他的想象力和智力了。安心地依偎在父母的懷裡,聽父母用文字為自己描繪出一幅幅畫面,孩子會覺得閱讀的感覺很棒,會效仿父母。

寫在最後: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產後抑鬱有多可怕?這個媽媽精分出來一個年輕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