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本該生機盎然的春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我們看到了人間疾苦,也看到了人間光明,更收穫了太多感動。居家干預成為主要的上課渠道之一,面對自閉症兒童孩子不會主動表述自己的需求,不能正確理解你的呼叫做出正確反應,不能轉述自己的所見所聞等事情,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詳情如下:

一、怎樣訓練主動提問(請求)

1.訓練目標:

訓練孩子主動提出問題,主動表述自己的需要。

2.訓練過程

第一步:讓孩子理解提問(請求)的意義。在日常生活的交往情景中,成人作為交往的主角,讓孩子觀摩交往過程。通過以下步驟完成:

(1)設定問題情景。

(2)成人示範提問(請求)。

(3)根據對方對提問的回答,解決問題。

(4)對孩子強化理解提問的意義。

第二步:在日常交往情景中,成人輔助孩子完成提問(請求)和解決問題。通過以下步驟完成:

(1)設定問題情景。

(2)成人用句子示範的方法輔助孩子提問(請求)。

(3)根據對方的回答,解決問題

(4)解決問題後,對孩子強化理解提問的意義

第三步:創設問題情景,讓孩子獨立完成提問(請求)

通過以下步聚完成:

(1)出現問題情景。

(2)要求孩子主動提問(請求)。

(3)提示孩子按照獲得的答案解決問題。

(4)問題得到解決後,反覆強化理解提問的意義。

第四步:和孩子換位,成人向孩子提出問題或者請求(問題必須是孩子能回答的、提問者不知道的資訊,切忌將“請求”變成命令)

3.提示與解析:

a.提問和請求時,孩子都必須是發話人,所以這是訓練主動語言的最好方式。

b.訓練中的提問情景可以是設定的,但是必須是真實的,忌諱所提問題是“明知故問。

c.所提問題必須是具體的、真實的,並且是和解決問題直接關聯的問題。

d.物質性需求的提問訓練在先,求知性提問訓練在後。

二、怎樣訓練正確應答

1.訓練目標:

學會對呼叫的正確反應。

2.訓練過程:

第一步:在恰當的問題情景中呼叫孩子的名字。

第二步:輞助孩子做出應答,直到孩子能夠理解呼叫的意義,實現獨立應答後,撇銷輔助。

第三步:呼叫者對孩子發出指令。

第四步:輔助孩子完成指令,直到孩子能夠獨立做出正確反應後,撒銷輔助。

第五步:完成以後給予表揚,強化孩子對應答的正確理解。直到正確應答鞏固以後,撤銷表揚。

3.提示與解析

a.應答是表明對呼叫人的迴應。一般呼叫是有目的的,要讓孩子理解呼叫的目的,呼叫最直接的目的是引起對方注意,對呼叫的反應最一般的方式是應答,表明“我注意你了”,引起注意的目的是需要繼續進行有實際意義的資訊傳遞,所以,在有資訊傳遞需要的時侯進行呼叫才是正確的,不要為了呼叫而呼叫,也不是為了應答而應答。

b.完成“呼叫一應答”調練,需要第三者輔助。

c.開始訓練時,呼叫以後的指令要和孩子的愉快體驗相聯絡。

d.在孩子無應答時,不發指令。

e.呼叫是在孩子不注意的時侯才有必要,如果孩子已經注意了,呼叫即失去意義。

f.呼叫的其他意義。

(1)“你在哪裡?”應答表示“我在這裡”,孤獨症孩子自我中心化,不能理解這層呼叫的意義。這種“呼叫一應答”訓練在其次,但是,這種訓練很有實際意義。

(2)“我喜歡你!”屬於情感交流,這樣的呼叫可以不應答。這種呼叫會混滑孩子對“呼叫一應答”的理解。

g.對呼叫的迴應方式主要有3種:語言迴應、動作迴應和表情迴應。這些迴應方式需要依次學習,選免刻板在孩子無法判斷合適的方式時,先要求語言應答。

h,語言迴應和表情迴應同時訓練。表情迴應可以單獨存在,但語言迴應和表情迴應必須同時存在,表情主要是目光對視。目光注視表示注意,它是主要的態勢語言,注視是交流的需要,必須在交流中訓練注視,在注視中訓練。

三、怎樣訓練轉述

1.訓練目標:

訓練孩子學會向他人轉述自己的見聞和經歷。

2.訓練過程:

第一步:訓練孩子對物品特徵的轉述,使用物體訓練孩子學會從空間的角度理解換位,讓孩子明白同一個事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結果是不同的。

第二步:訓練孩子對事件過程的轉述。讓孩子理解在事件現場的當事人才能知道事件的過程、內容,理解向現場以外的非當事人轉述事件的必要性。

第三步:訓練孩子敘說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內心感受學會讓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懂得只有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別人,別人才會知道。

第四步:訓練孩子轉述他人的口頭語言

3.提示與解析:

a.轉述就是將自己的見聞、經歷告訴不在場的其他人或者是將他人的要求向第三者轉述。完成轉述必須具備一個心理髮展的前提條件,即擺脫自我中心化一一這對孤獨症兒童來說是一個難點。他們往往以為“我知道的 別人也知道”,這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轉述首先要孩子明白“我知道,對方不知道,我告訴他以後,他才會知道。

b.擺脫“自我中心”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也是促進孤獨症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關鍵環節,所謂擺脫“自我中心”,就是要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站在他人的角度體驗他人的情感。例如,“我”在房間裡看到的東西,房間外面的人是不知道的,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進行語言轉述,不僅僅是語言問題,其深層的意義是讓孩子的思維方式儘快擺脫自我中心化。

c.在生活中設計訓練情景,使語言轉述成為解決問題的必要環節,讓孩子理解“如果轉述不成功,問題就無法解決”,以此啟發孩子理解轉述語言的作用。

d.訓練轉述前必須先對孩子提出具體的注意目標,比如“注意聽老師說明天幾點鐘到學校”,然後讓孩子轉述這是必要的過渡。孩子不能完成時,需要兩個人的同時輔。

e.剛開始訓練孩子轉述時,需要經過“明知故問”的轉述過程。

f.訓練轉述要從提問開始,即從問答式轉述開始,提問單一因素,然後連續提問兩個、多個因素。問答式轉述是貫性轉述的前提。

g.訓練孩子貫性轉述時,要給孩子轉述建立一個順序,比如時間順序。

由於疫情,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要過多的依賴老師,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老師只能陪伴他幾年,而真正能給孩子帶來很大幫助的人,還是自己的父母親,所以在這時作為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進步的基礎上及時提高自己,同時也要多多的給自己充電。

點選下方“了解更多”↓ ↓ ↓ 相關案例、科普文章、實操視訊等你來學。或加入微信公眾號:“北醫兒童發展中心”更多精彩內容等你發現 。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怎麼辦?教你這3招,幫助孩子“踢走”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