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2019年9月20日至23日舉行的聯合國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51屆會議上批准並接受了《關於氣候變化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報告由來自36個國家的104位科學家參考了近7,000篇有關最新氣候科學的已發表論文, 對海洋的當前和未來影響提供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評估。 報告警告,隨著氣候危機加深,海洋將面臨嚴重危險,並指出:氣候危機就是海洋危機。

IPCC是聯合國評估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科學機構,於1988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世界氣象組織(WMO)建立,旨在為決策者提供有關氣候變化、影響和未來潛在風險的定期科學評估,並提出適應和緩解策略。IPCC評估每年發表的成千上萬份科學論文,為各級政府提供了可用於制定氣候政策的科學資訊。​

報告指出,海洋和冰凍圈(世界上的冰凍地區)一直在從氣候變化中“吸收熱量”,吸收了氣候系統中90%以上的多餘熱量,並吸收了人類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全球冰凍圈的融化是一個嚴峻問題。如果全球變暖穩定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C的情況下,北冰洋在近百年內只會出現一次9月份不結冰現象,但是如果全球變暖達到2°C,平均每三年就會發生一次。

​現在,這種影響已變得十分明顯。 例如本世紀極端洪水發生的頻率更大,甚至每年多次發生;其他自然災害如雪崩和滑坡,也隨著冰川和多年凍土層的減少而增加。由於冰蓋和冰川融化,尤其是在北極地區,導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加快,同時海洋變暖。

​報告顯示,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15釐米,而目前正在以每年3.6毫米的速度增長,並且還在加速。海平面將持續上升幾個世紀,即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急劇減少並且全球變暖低於2°C,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漲幅達到30-60釐米左右,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大幅增加,則可能達到60-110釐米左右。這一過程是短時間內不可逆的。

人類毀滅了海洋,人類活動也極大地破壞了海洋的水化學。將碳排放物排放到大氣中會導致海洋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使水變得偏酸性。這不僅使海洋中珊瑚礁酸化變白,所有海洋生物都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海洋溫度不斷上升,致使整個海洋食物網中的物種遭到破壞,對海洋生態系統和依賴海洋生態系統的人們產生影響。

如此而言,只有大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謹慎管理自然資源的使用才有可能保護海洋和冰凍圈,為人類提供一個適應未來變化、限制生態風險的機會,實現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可持續性。

作者/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IPCC,2019。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任正非對華為幹部的要求:這10種人,堅決不能給他提拔,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