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宋仁宗柘四年(1052),蘇軾十七歲,家裡突降無妄之災。

蘇洵之女,蘇軾的姐姐八娘,嫁給程夫人的母家兄弟,亦即蘇洵的大舅子程浚之子程之才,親上加親,原本是一樁美好姻緣。可誰知道,八娘嫁到程家,得不到公婆喜歡,丈夫程之才又薄情寡義,夾在中間的八娘,在程家的雙重摺磨之下,香消玉殞在十八歲的青春年華!

突然痛失愛女,對蘇洵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心中的怨恨驟起,集中爆發。

八娘過世八年後,蘇洵寫了首《自尤》,記敘當年自己的心路歷程。即便是已經過去八年,他仍被內心中巨大的情感所圍困,無法得到疏解,詩中瀰漫的,是強烈的自責和對程家的憤怒。

蘇洵在詩序中稱,“女幼而好學,慷慨有過人之節,為文亦往往有可喜”,就是這麼一個知書達理的姑娘,自己放手心裡捧著,到程家卻沒有立足之地,公婆虐待,丈夫辱罵,女兒每次回孃家,經常以淚洗面,向父親傾訴家事,他還批評女兒,“為婦何不善一身”。

後八娘生下一子,身染沉痾,程家竟不為她治病,蘇洵把女兒接回療養,病情漸有好轉。而程家託言她“不歸覲”,搶走嬰兒,八娘一氣一急,舊病復發,三天後就死了。蘇洵無法原諒程家,更無法原諒自己,女兒冤屈而死,而他竟無一點法,“恨我無勇不復冤”。

他另作一篇《族譜亭記》,用指桑罵槐的方式,痛斥一個沒有姓名的人公,言其敗壞風俗,泯滅人性。雖沒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一下便可以看出,蘇洵怒罵的正是自己夫人的哥哥,他的大舅子程浚。

蘇洵列舉其六大罪狀:一是不恤其兄之遺孤而骨肉之恩薄;二是霸佔先人遺產而孝悌之行缺;三是為族人所訟而禮義之節廢;四是寵妾滅妻而嫡依之別混:五是篤好聲色,父子雜處而閨門之政亂;六是黷財無厭,唯富為而廉恥之路塞。

內容之狠毒,語氣之嚴厲,於蘇洵本人,為平生作文中絕無僅有。

程家系眉山名門望族,受此侮辱,自然十分難堪,臉面上很是掛不住甚至於惱羞成怒。但因蘇洵女兒八娘猝死在先,亦心知理虧,只好默默忍受洩憤之後,蘇洵更是決絕地宣佈:從此往後,蘇家與程家一刀兩斷,絕無可能往還。他還告誡家中諸人,不準與程家和好,任誰都不能破例。

八娘猝然離世,對蘇程兩家的關係傷害甚大,以至於未留下彌補的餘地。而其中受傷害最深的要數程夫人,先喪愛女,又與孃家人絕了來往,面對突然而至的雙重打擊,一向要強的她兒乎也要朋潰。

這無法挽回的變故,令程夫人一時手足無措,茫茫然不知道如何應對。在最初的那段時間,她幾乎天天以淚洗面。

但她是蘇洵的夫人,是八孃的母親。雖不情願,也只得遵從夫婿的決定。與孃家斷絕往來縱然難堪,但她還是堅定地選擇站在蘇家這邊。無論心中再多苦痛,她只能把牙打碎了往自己肚裡咽,默默地承受著所有的不辛。

但也因此次打擊,程夫人心理和身體上都受到巨大傷害,其所以早逝,大概亦與此次事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我們尚不太清楚,年輕的蘇軾對此事有何看法或想法,但可以推斷,他必然亦為姐姐的死傷心欲絕,蘇軾與八娘僅差一歲。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蘇軾年十九,娶眉山縣鄰邑青神縣的鄉貢進土王方之女王弗為妻,弗時年十六歲。(鄉貢進士,指地方的州縣官吏依據私學養成的士人,經鄉試、府試兩級的選拔,合格者被舉薦參加禮部貢院所舉行的進士科考試,而未能擢第者則稱為“鄉貢進士”。)

這位王夫人,陪伴蘇軾僅有十年的光陰,但她之於蘇軾,無異於左膀右臂:丈夫外出求取功名之時,她幫婆婆持家;丈夫初人仕途,她幫著分析人情世故。她以自己的聰明機敏,沉穩大氣,讓蘇軾在這十年裡,迅速從一個青澀的男孩成長為勇於擔當的漢子。

她還為蘇軾生下長子蘇邁。

王弗聰明賢惠,上得公婆喜歡,下與丈夫融洽,家中人人稱讚,說蘇軾

實在好福氣,討得這般孝順懂事的媳婦。

小兩口情感融洽,恩愛有加,他們出雙人對,夫唱婦隨,如膠似漆的模樣兒,羨煞了眉山的一眾小青年。蘇軾讀書時,王弗就陪在旁邊,不時為丈夫添茶倒水,也跟他學習知識,背誦詩句,紅袖添香,其樂融融。

王弗記憶甚佳,蘇軾讀過的書,她大都記得一二。有時蘇軾背誦,忘記了其中的句子,她還能夠從旁提醒。

次年,蘇洵為次子蘇轍辦了婚事,蘇轍娶妻史氏,時蘇轍十七,史氏十五,“與君少年初相識,君年十五我十七”。這一對年輕的小夫妻,都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絕不像初出茅廬的愣頭小夥。

蘇轍的才華雖稍遜哥哥一籌,但在同時代青年之中,也極為出色。因為。哥是數百年裡不遇的天才人物,蘇轍在此後的數年裡,才華一直隱藏於哥孤光芒之下,但他並未因此而感到壓抑,且因有這樣的兄長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蘇洵眼見二子成才,喜不自禁。個人求任之路的不順遂,讓他開始把部分希望寄託於兩個兒子身上。而他自己,經歷過一系列的打擊之後,雖處還留有求取功名的決心,但眼下看起來,已並不像原來那麼強烈。

蘇洵開始為兩個兒子策劃求取功名的方案,他打算帶兒子先參加科舉老試,藉此加以歷練。雖知道兩個兒子才華過人,但以他個人的經驗,也並沒有一定能中的把握。不過,早點參加考試,積累經驗,卻也是有益而無害的。

蘇洵先令蘇軾去成都拜訪張方平。張方平,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應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北宋一代名臣,曾官翰林學士和御史中丞。時張方平以京官外放任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為官清正廉明,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張方平亦是個天才人物,博聞強識,凡書只看一遍,便可默記心中。此

人在政壇及學術兩方面都有深厚建樹,亦是一代大儒。

張方平是蘇氏父子的第一個伯樂。可以說,沒有張方平,蘇氏父子的仕途也許會遭遇更多挫折。

北宋政壇有一良好的風氣和傳統,凡朝中大臣外放,皆有替朝廷發掘賢能的責任。張方平剛到益州時,就聽聞蘇洵其人。蘇軾來成都的前一年,老蘇就已和張方平見過面,深談之下,兩人氣味相投,甚為融洽,頓生相見恨晚之意。張方平以為,蘇洵筆力雄健,觀點不凡,是司馬遷一樣的人物,逐修書向朝廷舉薦蘇洵為當地學官。

張方平見到英偉挺拔的蘇軾,心裡不免吃驚。他驚奇地發現,蘇軾的字識和修養,於他平生所見的年輕人中,實屬鳳毛麟角。他不曾意料得到,這般偏僻的蜀地,竟隱藏著如此卓絕的天才人物。成都這一次的相見,奠定了張方平和蘇軾之間深厚的師生情誼。於此後的數十年內,軾轍兄弟倆一直敬重張氏,每有機會,必登門拜謁,有時在張

家停留數日不去,就像住自己家裡一樣。

蘇洵向張方平徵求二子求取功名的途徑,寫信問他:“我打算讓二子在蜀地參加鄉試,你覺得怎樣?”

張方平回信說不妥,留在蜀地參加鄉試,不免大材小用,不如直奔京都:“以蘇軾蘇轍橫溢的才華,參加區區鄉試,實在是荒廢人才,倒不如到開封去,參加六科考試,儘快地展現他們的才華。”

蘇洵尊重張方平的為人,更願意聽從他的意見,遂決定帶兒子赴京應試。

嘉佑元年(1056)春,蘇洵帶蘇轍再去成都拜謁張方平,一來是打聽舉薦學官的結果,二是來與張方平辭行,帶兒子進京應試。頗令蘇洵失望的是,學官一事並無下文。不過如此一來,倒可以放下包袱,到京師謀求一條出路。

張方平寫了一封舉薦信,讓蘇洵帶上,收信人則是當時名重士林的歐陽修。歐陽修時為翰林學士,乃政壇名宿,文章大家,其影響可謂深廣。凡當代的文人學士,如被歐陽老先生誇上一句,即便不能做官,亦可使聲名威震於京師。因此,張方平想要為蘇洵尋找合適的舉薦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文壇領袖歐陽修。

只是因政治立場相異,張方平與歐陽修的關係並不融洽,甚至稱得上緊張,之前張曾對歐陽一派大力抨擊,從而結下樑子。

張方平毅然拋棄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先,向曾是政敵的歐陽修舉薦人才,實在是令人欽佩的舉動。歐陽修亦未因蘇洵是張方平舉薦,而不予理睬,實在是大氣又瀟酒,名士風度,止乎此矣。

不只向歐陽修舉薦蘇洵,張方平更是向家境困難的蘇家伸出援手,資助了老蘇一筆豐厚的路費,老蘇深表感謝,對張方平的知遇之恩從此銘記於心。

是年三月,三蘇啟程赴京,朝著夢想出發了。

老大難為的父親,以及躊躇滿志的兄弟,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家鄉眉山。

9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巴勒斯坦國領土大面積萎縮,未來會和以色列合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