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為了給中期大選拉選票,炒作涉華議題,已經成了美國兩黨爭相使用的手段,佩洛西甚至還計劃通過竄臺,來挽救民主黨糟糕的選情。然而,佩洛西竄訪臺灣還未成行,美國共和黨議員卻又提出了一份無恥的涉華法案。

據海外網報道,美國共和黨議員盧比奧已提出法案,要求美國對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予以制裁。盧比奧在涉華議題上已經是老面孔了,曾因炒作涉疆、涉港等涉及中國內政,且莫須有的議題,被我國2次列入制裁清單,可見在反華一事上盧比奧有多麼無底線。

這次盧比奧又叫囂著要制裁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其目的仍是為了通過操弄反華議題,來博取外界眼球,特別是美國選民的關注。因為這份議案,基本不可能在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購買俄羅斯石油的不止有中國,還有印度、歐洲,甚至是美國自己。據美國能源信息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俄烏衝突爆發之初,美國加大了對俄羅斯原油的採購量,今年3月,俄羅斯從美國第九大原油供應商飆升至第六位。

此外,羅馬尼亞、希臘、荷蘭等歐洲國家,也紛紛加大了對俄羅斯原油的採購量。正如印度外長所說的那樣,歐洲都能購買,憑什麼我們不能。美國如果要因購買俄羅斯石油一事,對中國實施制裁,就應該先制裁歐洲和自己。

第二個原因,阻止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只會進一步抬升國際油價,加劇美國本就十分嚴重的通脹問題。為了控制國際油價,拜登先是聯繫了美國的死對頭委內瑞拉,而後頂著輿論壓力釋放大量戰略石油儲備,見油價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後,又腆著臉訪問沙特,乞求沙特能夠增產石油。

如今國際油價好不容易有所下降,美國卻要阻止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且不論中國是否會理會美國的制裁令,如果中國放棄購買俄羅斯石油,轉而加大從沙特、伊朗等國家進口原油,不僅歐洲要面臨能源危機,而且國際油價也會進一步抬升,反過來推高美國的通脹率。這是拜登政府不願看到的結果,在參眾兩院,民主黨人士也不會任由盧比奧胡來。

第三個原因,中方的反制將讓美國付出巨大代價。中國是世界製造業大國,需要消耗巨量的能源,而俄羅斯是我國當前最大的石油供應國。強迫中國切斷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貿易,就是要掐斷中國的發展進程,我們必然會予以回擊。而且我們的生產秩序受阻,全球供應鏈穩定也會連帶著受到衝擊,美國也不會例外。

所以,這份議案基本上不可能通過。即使這份議案在兩院通過並由拜登簽字,中方也絕不會予以理會。針對此事,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明確迴應稱,中俄展開的正常經貿合作,不會受外界干擾。中方此前也曾多次表態,中俄是獨立的雙邊關係,不受第三方影響。此前,美國也曾多次試圖借俄烏問題向中國試壓,逼迫中國中斷與俄羅斯的合作,但最終美國的圖謀都未能得逞,中方對中俄合作沒有絲毫動搖。

從佩洛西以及盧比奧的所作所為來看,美國政客在涉華議題上可謂是毫無政治操守可言,中美關係難以有實質性改善,與美國國內這種不正常的反華政治氛圍,有著密切關聯。

美國國會的議員,頻繁炮製涉華議案,以此煽動民粹情緒,進而獲取更多的選票。這些民粹情緒再加上兩黨之爭,便會成為美國政府在涉華議題上做出理性決策的障礙。如果美國不能改變這種病態的政治氛圍,中美關係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走入死衚衕。

9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金山雲向港交所正式遞交雙重主要上市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