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美國便對中國展開激烈的經濟圍堵。除不斷推高對華產品的關稅外,美國還非常重視切斷對華高新技術產品供應,尤其是芯片。由於美國已經在全球高新技術產業奠定巨大優勢,所以包括中國在內很多國家的高新技術產品都需要使用美國的芯片或其他核心零部件。一旦美國完全停止供應,很容易造成這些國家的高新技術產業遭到重創。通過美國高層那段時間的諸多公開表態不難看出,他們對於徹底壓垮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很有信心。而且歷史也一再證明,美國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如日本半導體產業橫掃全球時,美國就利用非正常手段成功將之打壓。時至今日,日本半導體行業只能通過一些親日群體口中的“隱形冠軍”來維持存在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輝煌戰績”,美國對於高新技術領域和日本尚有差距的中國非常輕視。雙方爭端開始不久,美方就迫不及待讓親美派在中國國內製造中國已經“陷入危機”的輿論。

然而,直到特朗普政府下臺,美國也沒能看到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全面崩潰。固然美國的打壓力量不容小覷,很多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業務縮水。縱使新上臺的拜登政府變本加厲,整天高喊“中美脫鉤”這種脫離現實的經濟口號來恐嚇中國,但中國並沒有坐以待斃,反而積極應對局勢,利用國內研發代替美國產品。即使是被美方寄予厚望的芯片禁運也沒能讓中國屈服,反倒是刺激中國內地對芯片研發的投入。雖然整體質量與美國依舊有明顯差距,但已經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市場供應。可有趣的是,美國經歷一番折騰後卻發現,自身的芯片供應正陷入空前危機。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就利用公開場合指出,美國非常需要臺灣地區的芯片製造能力,這對美國來說“生死攸關”。

據報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週三在接受採訪時警告稱,美國目前對進口計算機芯片成品的依賴性使其面臨很大風險。一旦這種供應被切斷,國內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外界認為,她的發言主要是針對美國國會即將通過的《美國芯片法案》。有確切消息證明,該法案會在一週內被通過。雷蒙多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採訪時表示,雖然許多計算機芯片是由英特爾等公司在美國設計,但它們的製造地點也同樣重要。

雷蒙多警告稱,只要稍動腦筋想一下,如果美國不再有機會獲得目前在臺灣製造的芯片,這會是怎樣一個可怕的場景。倘若這一假設成為現實,那必將在美國引發一場深度而直接的衰退。這種情況下,美國根本無法通過製造軍事裝備來保護自己。所以美國需要在美國製造這些東西,需要一個生產這些芯片的製造基地。至少要有足夠多的芯片國內,否則美國就會過於依賴其他國家或地區。

外界評論認為,雷蒙多是在為《美國芯片法案》造勢。因為該法案價值超過500億美元,將補貼在美國國內建立半導體制造廠。雖然該法案週二在參議院通過,但仍必須在參眾兩院獲得投票通過。目前它得到兩黨大部分議員的支持,可還是有一些議員們質疑是否有必要補貼那些從事股票回購的公司。為促進法案通過,美國半導體行業一直在進行大力遊說。英特爾公司警告稱,它計劃在俄亥俄州建立的製造廠,最初將投資200億美元,可能會因為國會的任何拖延而被推遲。

而雷蒙多此次也著重強調芯片產業的重要性,她談到對芯片製造行業提供大量資金的批評時,稱半導體是“支撐其他所有創新行業所需的基石技術”。她補充說,美國嚴重依賴海外芯片製造。90%的尖端芯片都從臺灣購買,這對美國來說是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雷蒙多指出,確保激勵企業在美國擴大芯片製造,而不是讓這些企業被引誘到可能提供誘人利益的其他國家或地區投資,這一點也很重要。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重要的高新技術產品供應國,其高端產業在全球首屈一指,芯片更是其主力產業。理論上,美國絕不可能面臨如此誇張的芯片危機。所以包括國內很多親美派在內的社會輿論都認為,這是美國在推動所謂“中美脫鉤”的實質性一步。因為美國芯片產業已經在全球首屈一指,如果再進一步強化國內的芯片製造,那就意味著美國對全球芯片產業的壟斷能力得到空前強化,那中國必將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但仔細研究美國最近數年的經濟活動就可以發現,類似的法案非常多。比如奧巴馬時期就有過促進所謂“製造業迴流”的補貼刺激法案,特朗普時期更是直接以減稅和提供鉅額補貼的方式吸引海外廠商投資美國製造業。但最終,這些法案除讓無數國內外經濟寡頭騙取大量國家補貼外沒有起到任何改善經濟的作用。《美國芯片法案》也是如此,美國的高新技術寡頭們之所以對該法案非常熱衷,主要還是因為其中的鉅額補貼。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如果沒有穩定的市場保證,擴大芯片這類高端技術產品的生產量無疑是違背經濟規律的舉措。而在中美關係長期僵持,歐洲經濟整體低迷的狀態下,強行在美國本土擴大芯片產能勢必造成巨大虧損。可若是有國家補貼,經濟寡頭們就可以利用造廠的名義騙取補貼,然後利用補貼建造空殼工廠並上市融資。至於最終能否生產出芯片,這些寡頭們並不在意。畢竟高新技術產品雖附加值高且歐美國家也壟斷著不少關鍵技術,但產品的銷售市場很有限。在疫情衝擊之下,相關產品的銷售形勢更加不樂觀。國家補貼縱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至少可以緩解局面。

不過雷蒙多所言的“美國芯片製造危機”也並非全是危言聳聽,因為美國資本處於嚴重失序狀態,所以國家經濟發展早已失去規劃。即使仍掌握著許多關鍵技術並在全球形成壟斷,可美國製造業越來越趨於“尖端化”。即全國經濟只保留高端產業,而高端產業中也只保留尚擁有壟斷地位的技術產品製造。雷蒙多口中的90%芯片要進口並非是高端的7納米或14納米芯片,而是25納米及以上的芯片。當前,這類芯片的市場需求量極大。可因為製造技術已經被廣泛攻克,所以利潤極低,很多全球重要的芯片生產商都不願生產。無奈之下,美國總統拜登在“全球視頻半導體對策會議”上手持一片圓晶向與會者宣稱,會藉助全球半導體供應困境重新打造以美國為首的全新的高新技術產業供應鏈條。但會議上,他並不是積極尋求與其他廠商合作,而是不斷向海外大半導體廠商施壓,要求他們立刻在美國開通芯片生產線來緩解美國初中級芯片供應不足的壓力。從中不難看出美國芯片行業的尷尬現狀,也可藉此一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畸形發展態勢。技術壟斷固然能創造一時的價值,但同樣會固步自封。波音公司的慘狀已經證明,沒有技術和市場壟斷能永久持續。美國若不改變發展思路,那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經濟泥潭。

6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加密貨幣空間可能很快放棄熊市來建立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