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痛擊越軍

20世紀70年代,越南政局出現了分裂態勢:親華派認為,中國對越南的發展有很大幫助,是越南需要親近的對象;反華派認為,中國是阻礙越南成為東南亞霸主的大國,因此必須聯合蘇聯打壓中國。

最終,以黎筍集團為首的反華派登上了越南的政壇,這也標誌著中越友誼開始出現裂痕。在黎筍的指示下,越軍多次入侵中國邊境,製造騷擾流血事件。最終導致了中國忍無可忍,發動20萬解放軍直接出擊,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打響。

經過血戰,東線司令許世友已經攻下諒山,離越南首府近在咫尺,然而此時中央下達了撤軍令。對此許世友竟然抗命請求:再給我兩個小時。

為何身為東線總司令的許世友會發出這樣的請求呢?其實不僅僅是許世友上將,許多解放軍戰士也認為,我軍士氣正處於最高點,即使南下攻佔河內,所需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星期。

與我軍形成鮮明對比的越軍則是一派灰暗景象。越軍王牌金星第3師與346師均在之前的戰役中遭到重創,傷亡率超過30%,幾乎被打成了散兵遊勇,根本無力組織防禦。王牌部隊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越軍的普通部隊了,因此當時不少的越南上流人士早已經撤離了河內,可謂望風而逃。

實際上越軍會打得如此慘,大部分原因在於黎筍集團太過驕傲自大,他們認為,中國解放軍有二十多年沒打仗了,實戰經驗遠遠不如已經打了二十年越戰的越軍。但他們就沒想通一個道理:論軍事底子,解放軍的水平是他們拍馬都無法趕上的。

收到撤軍命令

諒山是中越邊境的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是越軍北上,騷擾中國邊境的必經之路,也是越南首府河內的門戶之地。因此,中央軍委早在開戰前,就把打下諒山視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的標誌。

諒山戰役也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了,從2月27日開始,再到3月5日結束,越軍憑藉大量堅固工事以及對地形的熟悉,在此處堅守了7天。為了攻下諒山,中國解放軍調來了300餘門大炮,猛轟諒山長達三個小時,損毀了市區80%的建築

此時解放軍與越軍的火力對比約為3比1,因此越軍基本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3月5日,諒山順利攻克。此時越南當局恐慌不已,他們一方面趕緊發動全國動員令,大量招募普通百姓加入軍隊,另一方面則在國際社會上“裝可憐”,把自己形容成“被大國欺負的小國”,試圖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一些不明就裡的國家被越南的謊言蠱惑,開始指責中國的軍事行動。不過,中國對於越南的此番言論早有準備。

解放軍剛剛打下諒山,中國就向國際社會表示:中國無意侵佔他國一分一毫的領土,如今解放軍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因此中國將會從越南逐批次撤軍。

與此同時,身在指揮部的許世友上將也接到了撤軍的命令。作為軍人,服從命令本就是天職,但是許世友認為,如果剛打下了諒山重鎮就撤走,這給越南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因此他不惜“抗命”,向中央表示:再給我兩個小時時間!

許世友的辦法

向中央發報請求撤軍延遲2小時,這可不是一件小事,不僅涉及到了軍事,更是會牽扯到國際政治。最終,中央還是批准了許世友的請求,這讓他十分高興:兩個小時裡,能做的事情已經很多了。

首先,許世友下令,各部隊迅速搜查越軍棄守的倉庫,將我軍在60年代援助的大量物資帶回去。越南當局無視此前中國的無私援助,那麼中國將這些物資帶回本國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遇到體量過大帶不回去的東西,那就直接原地炸燬,總之執行“堅壁清野”的方式,不給越軍留下任何戰略物資。

其次,許世友下令炸燬當初援建越南的醫院、工廠、學校等重要建築。這些建築曾經是中越友誼的美好見證,但它們如今已經成了越南當局用來培育反華力量的基地。而那些工廠則是越南為數不多的工業能力,被炸燬後,起碼十年裡,越南都不可能研發出先進的武器裝備,只能不斷從國外進口

最後,許世友下令在撤軍路上佈設雷區,防止越軍追擊。如今許多人都認為越軍叢林中鋪設的“詭雷”手法隱秘,但論佈雷水平,越軍和解放軍根本不是一個等級。解放軍佈雷的時候甚至可以用火箭炮,直接把大量小地雷鋪設在預定區域,不僅雷區密度大,而且佈雷效率極高

經過三重手段,越南境內的戰爭潛力遭到極大破壞,此後基本無法形成有力的軍事威脅。此外,越軍也無法在解放軍撤軍之際“渾水摸魚”,單是排雷就要耗費他們大量的時間。最終,解放軍順利完成預定作戰任務,全部撤回國內。

4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黃金價格:跌!跌!跌!市民排隊:買!買!買!黃金見底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