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在航空領域就得到了快速發展,殲20、殲31的橫空出世可以說是令世界矚目,運20、C919等大飛機也已經接近量產,就目前中國的情況而言,大飛機的研製是最重要的專案之一,擁有幾百噸的戰略轟炸機、軍用運輸機以及民用客機是中國航空人長久以來的夢想,這種大型飛機的研製難度不亞於一架先進的戰鬥機,中國在研製大飛機的道路上也是一路坎坷。

一般來說,起飛總重量超過100噸、座位超過150座以上的飛機統稱為“大飛機”,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中國就啟動了研製中國首架大型民用飛機的專案,也就是“708工程”,研製的飛機代號為運十,根據當時的指示,運十的實用航程不能少於7000公里,巡航速度要達到每小時900公里,升限要在1.2萬米以上,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

因為此前中國從來沒有研製大型飛機的經驗,所以在研製初期的時候就陷入了困境,但就在中國設計師一籌莫展的時候,從新疆傳來的一個意想不到的訊息,1971年12月19日,一架160噸重的波音707客機在新疆著陸時不幸墜毀,這架飛機隸屬於巴基斯坦航空公司,按照國際慣例,墜毀的飛機應由所屬國家進行收回,畢竟像這種大型客機還包含了很多機密,然而巴基斯坦專家在完成現場勘查後,依據國內的指示將這架飛機送給了中國。

於是在1972年1月13日,上海708工程設計組成員當即趕赴新疆,共計約有32個單位500餘名專家參與了波音707殘骸的研究工作,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徹夜研究,通過對飛機殘骸的 結構設計、機身複合材料以及航電裝置等方面的測繪分析,果然從殘骸中獲取了多項被國外封鎖的技術,也正是由於這架飛機殘骸,讓中國對大型噴氣式客機的技術有了一定的了解,最終在經過164次風洞試驗之後,終於完成了整機定型。

於1980年9月運十首次試飛成功,它的首飛填補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空白,為未來民航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儘管後來由於多種原因,運十被迫下馬,但它畢竟為中國在相關領域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這也許是成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挫折吧,幸好當下的C919能夠扛起中國民用客機領域的大旗,讓我們可以乘坐中國人自己製造的大飛機暢遊祖國藍天。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齊齊哈爾人 養老金又漲了!快告訴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