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2019年是建甌市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建甌迎難而上、精準施策,高品質跨越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這一年,建甌搶抓機遇、持續發力,辦成了多年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一年,建甌補齊短板、改善民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資料顯示:2019年,建甌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0.9億元,增長7.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6.08億元,增長4.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0.58億元,增長4.5%;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4.77億元,增長1.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4億元,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億元,增長10.3%;外貿出口18.83億元,增長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53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08元,增長9.6%。

轉型升級,產業開發煥發新生機

聚焦七大綠色產業,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國際竹藤中心在建甌市設立“竹子培育基地”,列入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示範園建立名單;深化科技特派員機制,成立福建首家科技特派員學校,穩步推進省農科院閩北分院專案建設,設立全國首個“閩北烏龍茶科技小院”;實施品牌振興戰略,爭創“武夷山水”公用品牌,新增註冊商標1077件、地理標誌商標2個、專利授權172件,建甌錐慄列入中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持續打造竹木、食品兩個百億產業叢集,大莊竹業高效能重組竹材等專案建設加快,富洋食品等一批產業專案落地投產。

專案引領,發展引擎增添新動能

“一區三園”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東園區C區道路、蓮花坪園區汙水處理廠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園區承載能力和產業集聚水平不斷提升。“騰籠換鳥”進展迅速,美居傢俱、丸美竹木等7家企業落戶,武夷根藝城(二期)生產加工區主體工程完成;葉臘石玻纖產業、中茶等重大專案成功簽約,建築工業化生產基地、建發購物中心等專案竣工。“竹生態銀行”運營中心投入使用,為農村經營主體輸入資金7477.3萬元;全市新增“五個一批”專案199個,總投資280.6億元,集中開竣工專案130個,總投資85.6億元;6個趕超專案完成投資12.3億元。

協調統籌,城鄉環境展現新面貌

持續開展“打贏城市建設管理翻身仗”活動,公園路等7條路段“白改黑”、下馬路等15條背街小巷、水西路等2條主次幹道建築立面改造完成;智慧城市、智慧環衛穩步推進,“街長制”、“巷長制”形成常態化;全面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投入1億元,新建、擴建、改建鄉鎮農貿市場25個,改造鄉村小巷780條,拆除亂搭亂建25萬平方米,清理垃圾7萬噸;全年空氣達標天數比例99.4%,境內3條主要河流水質為Ⅱ類,2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國家儲備林品質精準提升工程專案建設有序推進,完成植樹造林4.73萬畝、集約人工林栽培3535畝、現有林改培8828畝,贖買商品林2.36萬畝;在全省率先啟動省級森林城鎮建立,全省首家萬木林生態教育基地投入使用,入選首批“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高品質發展實驗區。

補短板強弱項,民生事業獲得新發展

民生財力保障水平持續提高,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的81%,17個為民辦實事專案完成投資7.68億元。開展“打贏教育翻身仗”活動,一中擴建專案紮實推進,旭輝集團捐建的一中新校區體育館和游泳館加快建設,城南朱子學校啟動專案前期,高鐵新區實驗學校綜合樓、實驗幼兒園(鼓樓園)建成投入使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啟動“健共體”專案建設,市立醫院內兒科病房大樓、市婦幼保健院整體搬遷專案進入內部裝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斷完善;養老事業加快發展,打造以光大百齡幫建甌頤養中心為龍頭、徐墩鎮和小松鎮為兩翼的養老服務示範帶;實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救助機制,新開工建設保障房1077套,配租廉租房140套。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在建設新時代富美新建甌的征程上,建甌,這座“八閩第一府,千名進士縣”,正揚帆起航,描繪新的經濟版圖,不忘初心,砥礪奮進,闊步前行……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重磅!全國政協副主席呼籲、工信部部長確認!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退坡!利好靴子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