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中國產航母在大連正式下水。到今天中國產航母正式交付,取名“山東號”,這是中國具有歷史性的一刻,標誌著中國航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將可以大批量製造航母。

在《央視》的“對話”欄目——中國航母走向深藍中,首次向我們揭示了航母的自主研發過程,無論是“電磁相容系統”還是“電力系統”亦或是“航煤泵”、“阻攔索”都是全自主研發。

而航母中難度最高之一的鋼材則由鞍鋼負責研發,全世界真正意義能夠造出航母所用鋼材裡難度最高的甲板鋼的只有美國和俄國兩個國家,它們的甲板鋼全部都被禁止向中國出口。而中國也在修復遼寧號的時候就成功掌握了甲板鋼技術。

修復遼寧號,鞍鋼開始掌握航母鋼材技術

當時瓦良格號被拖回來之後,因為被拆除了許多內部裝置再加上長期鏽蝕,需要幾百噸的對稱球扁鋼進行修復,所謂球扁鋼就是一種頭部呈圓球狀,身體扁平的特殊鋼材,主要應用於造船和造橋領域,一般較大的船隻和正規的船舶在設計時主船體大多選用船用球扁鋼,採用與相連板材相同厚度與材質的球扁鋼作骨材(也稱筋骨或龍骨)。球扁鋼可以說是修復航母不可或缺的鋼材。

2008年,鞍鋼負責研製“瓦良格”號所需要的對稱球扁鋼,而當時中國沒有任何研製加工此類鋼材的經驗和技術,這項艱鉅的任務落在了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所的研究員周丹身上,她從事水面艦船用鋼的研發已經24年,但是這項任務對於她而言卻還是異常艱鉅。

而周丹團隊僅僅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了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完成的研發任務,生產了大概10倍的產量,最終保證了供貨。2009年5月,鞍鋼為遼寧艦修復生產的200噸航母用鋼順利交付。

之後,周丹採用快速感應加熱技術,對鞍鋼生產的熱軋球扁鋼淬火工藝進行了研究,設計開發出淬火生產線,對電源頻率、加熱方式、感應器等裝置及工藝引數進行了選擇確定,由此研發了熱軋球扁鋼快速感應加熱技術。

而經過了這次的研製,鞍鋼除了球扁鋼之外,也開始研製包括艦體用鋼、上層建築鋼多種鋼材,鞍鋼為此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熱連軋板帶生產線,大大提高了產量。

航母鋼材難度最大的甲板鋼是什麼?

在這些鋼材裡面研製難度最大的就是甲板鋼了,現代航母和二戰時期的航母是不一樣的,二戰時期的航母屬於第二代航母,而我們現在的則屬於第三代航母。

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全通式甲板改變為斜角甲板,全通式甲板前段跑道只能滿足螺旋槳飛機起飛,其自後段甲板起飛的跑道長度也令其他艦載機在這時無法降落,降低起降效率。此外,全通式甲板也存在著著艦失敗會撞毀跑道飛機的問題。所以後來改為了斜角甲板。

日本二戰航母

所以不要說為什麼日本是全世界最早研製航母的,肯定掌握了甲板鋼技術了,二戰時期的航母與我們現在的航母有著本質的區別。

第三代航母的甲板鋼比一般所需要的航母鋼材難度要求也會更大,因為海水對艦船腐蝕特別厲害,會嚴重影響艦船的速度和防護能力,所以要具備抗海水腐蝕的能力。

一般鋼鐵都帶有一定磁力。由於地球本身是有磁場的,一般低磁鋼鐵製造的艦船用久了,會受地球磁場磁化,產生磁力。磁力對軍艦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這容易被敵方磁力探測儀偵測到,或受到敵方磁性水雷等武器的攻擊。因此,軍艦用鋼,磁力越小越好。

在航母上,飛機在一兩百米內,就要從靜止狀態完成滑跑、起飛、騰空的過程。這除了有彈射裝置助推外,更要求飛機本身有強大的推力。當飛機加力開到足以飛起時,發動機噴射出的火焰可達上千度,足以把一般鋼材製作的甲板熔化了!一般艦載機每架都有三十來噸重,降落著艦時,對甲板的衝擊力極大,因此,對甲板的抗衝擊力、抗扭曲力的要求就非常高,外航母甲板還要有抗敵方穿甲彈攻擊的較強能力。所以航母甲板鋼屈服強度MPa(兆帕)(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更是要求在500 MPa以上。

另外,拼焊飛行甲板的鋼板面積越大,焊縫數量就越少,還能縮短建造週期,提高甲板整體品質。這就對甲板鋼的力學效能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它的頭和尾強度偏差,不會超過10兆帕,它所有的-84度衝擊韌性,都是在250焦以上

為提高航母的機動性,增加航速,需要減輕船體重量,降低重心,使船體更加平穩,還要有足夠的防彈能力,這就需要高強度高韌性的鋼板進行保障。

正是因為要同時滿足如此多的苛刻要求,所以航母用甲板鋼超過了任何一種軍用艦船的鋼材品質,而也是因為甲板鋼具有如此強勁的效能,所以除了甲板之外,它還裝備在航母指揮中心,這是整個航母最為核心的位置,最厚達330毫米。另外一個就是航母的動力系統,一旦航母的動力系統被破壞,我們就成為了捱打的靶子。

而在一開始,甲板鋼的技術只有美俄兩個國家掌握。

美國用來製造航母甲板鋼的屈服強度一般在850兆帕左右。他們現在已經開發了兩個系列的特種鋼。一種是HY系列特種鋼材,另外一種是HSLA型鋼材。HSLA-80鋼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研製成功的新型高強度、高韌性結構鋼。

而俄羅斯的則更為強勁,俄羅斯的AK系列鎳鉻加鈦合金鋼是世界上屈服強度最高的材料,可達1000MPa,除了用來製造航母,還用來製造需要深潛的核潛艇。

而日本的製造的特種合金鋼,屈服強度基本在450MPa左右,僅能夠用來製造潛艇和兩硒攻擊艦,無法用來製造甲板鋼。

鞍鋼掌握甲板鋼技術

中國一開始是想從俄羅斯引進特種鋼技術,但是經歷了不少波折,最終還是沒有成功。而且無論是美俄,甲板鋼都是禁止向中國出口的。

為了能夠研製甲板鋼成功,鞍鋼特地向一重集團定製了超寬軋機。一重集團為鞍鋼的鋼材基地研製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加工裝置——被稱為“世界軋機之王”的五米五超寬軋機。

五米五超寬軋機

這臺軋機重760多噸,由40臺左右的單機裝置組成,佔地約200延長米,零部件達10萬個左右。5.5米寬厚板軋機制造成功,高達10萬噸的下壓軋製力,可以軋製寬度5.5米的鋼板,軋製長度可達40米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規格最大、裝機水平最高、軋製能力最強、單機裝置噸位最大的寬厚板軋機。是當之無愧的“軋機之王”。這臺軋機的成功對中國造船業、核電以及國防工業等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最終,在鞍鋼的努力下,中國航母採用的甲板鋼終於在這個軋機之王下誕生,整體技術指標與美國福特級使用的HSLA-115型特種鋼不相上下,達到了690MPa。

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了甲板鋼技術的國家,除了甲板鋼,在為中國產航母供應鋼材的任務中,鞍鋼只用了一年就完成了過去需要十年的特種鋼產量,目前中國產航母除了30%技術相對較低的結構鋼之外,中國產航母所需要特種鋼材的70%都是鞍山鋼鐵集團生產的。

鞍鋼的高速度大大加快了中國產航母的研發,中國產航母才得以在2017年成功下水。目前鞍鋼和寶鋼還在為002艘中國產航母建造鋼材。

正是有這樣一批的工程師、科學家在,中國才能多次打破國外的質疑,打造屬於我們的工業奇蹟。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中國把這款槍械安在坦克上,800米內威力驚人,現在仍然還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