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林徽因

1949年6月15日,新中國召開會議,成立籌備會常務委員,下設六個小組,研究和設立新中國成立後的各項事宜。其中 第六小組,組長是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負責對國旗、國徽和國歌方案選定。

1949年7月4日,第六小組由葉劍英主持,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會議,同日,《人民日報》等各大報紙開始連續刊登《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截止日期是8月20日。其中對新中國的國徽設計,做了幾條要求:一是中國特徵;二是政權特徵(工農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三是莊嚴富麗。

徵集國旗國徽國歌啟事刊登以後,社會各界反應強烈。其中國徽設計方案,到截止日時共徵集到900幅。這些投稿的人,有幹部,有群眾,也有藝術工作者,甚至還有學生。

國旗,國歌很快被選定,但國徽方案一直沒有確定。因為國徽是一個象徵,承載的重要含義很多,應徵國徽作品,多有與要求不相合,在毛澤東的提議下,國徽的選定往後順延。

第六小組決定邀請林徽因和樑思成的清華營建系的加入,當時的林徽因是清華大學營造系教授,在人們心中是一個學者型專家。

樑思成公務繁忙,無法承擔具體設計工作,他負責組織和領導,國徽的實際設計,基本由林徽因和她的小組成員完成。清華組的國徽設計,很多重大的構想,都是林徽因首先提出,並親手繪製成草圖。

林徽因,很快設計出第一版國徽圖案,在鄧以蟄、王遜、高莊、樑思成的協助下,完成了修改,隨後林徽因把這個國徽方案提交到第六小組。但這個方案沒有通過審議。

當時被邀請設計國徽的專家,除了林徽因和她的清華營造系,還有中央美院的張仃。張仃和他的小組,也設計了不少方案,據說多達二十幾種。但張仃提交的方案,也被否定了。

1950年國慶的腳步臨近,國徽設計的緊迫性就放在首當其衝。第六小組在周恩來的親自過問下,開始打破兩個設計小組的界限。小組對把天安門加入國徽,做了國徽設計的硬性要求。天安門是張仃在自己小組某一個版的國徽設計方案裡首提的,這也是後來林徽因設計的國徽,被很多人認為不是她設計的一個理由。

天安門成為國徽上的元素,是毛澤東的意思,而麥穗成為國徽元素,則是周恩來的意思。在兩個政治家心中,政權的象徵和特徵,是首先在國徽裡要考慮的事情。

兩個設計小組按照指定要求,開始新一輪競賽。

林徽因開始設計第二版國徽,她創意性地把第一版原本大五角星的位置換成了天安門,並把國旗上的一大四小五顆五角星,放在天安門的上空。林徽因的助手高莊,根據林徽因的設計圖,按自己的想法做了下修改,高莊縮小了國會上天安門的比例,放大了國徽上五角星的比例。

林徽因看了之後,感覺天安門和五顆星的變化,更能體現國徽天安門和五顆星的象徵意義,也能更好展現莊重華貴的屬性,她當即決定採用縮小天安門比例的方式,把這個方案於1950年6月17日提交,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國徽的原稿。

林徽因以驚人的才華,沒有按照以天安門為主體的設計要求,只把天安門當做國徽的一小部分,而且縮小了天安門在整個國徽圖案中的比例,這樣天安門廣闊上空裡的五星國旗,也被地凸顯出來,更完美表達了新中國的象徵。林徽因的助手高莊,秉承林徽因的設計理念,更是大膽把國徽裡的天安門圖案進一步縮小,讓最後定版的清華組國徽設計方案,脫穎而出。

1950年6月20日,全國政協再次召開全體委員會,審議兩個小組的國徽優化方案,周恩來親臨會議現場。李四光對林徽因小組設計的國徽方案說:

“我看這個圖案有氣魄,天安門上空像是一幅整個天空一樣大的五星紅旗,氣魄很大;下邊,天安門前的廣場也顯得寬廣深遠,氣勢恢弘。金、紅兩色,使得整個圖案有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對稱均衡,莊嚴典雅又富麗堂皇。我贊成清華大學這個方案。”

周恩來採納與會大多數人的意見,採用了林徽因小組的國徽設計方案。

三天後的1950 年 6 月 23 日,毛澤東主席主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國徽審查組送來的林徽因國徽設計方案。“懸之國門、鏤之金石。”的國徽,終於定型。

林徽因的國徽設計工作,歷時近一年,當時林徽因和樑思成都有病,很多清華國徽設計小組的會議,就在林徽因家裡開。林樑夫婦家裡的客廳,臥室,床上都變成設計場所,林徽因完全忘記了自己身上有病,臥床的她,有時會坐在床上,腿上擱一塊木板,她就在這木板上工作。

每次召開小組會議,林徽因都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啟發大家討論,比如國徽象徵意義,國徽的用色,(周恩來正是被林徽因國徽上的金、紅兩色打動)。國徽圖案莊嚴穩重,富麗堂皇的體現等等。

林徽因還很擅長分配和協調小組內每個人工作,大膽鼓勵助手的創新思路。如高莊對團上天安門縮小比例的處理。

周恩來在國徽評審現場(左側朱暢中)

國徽設計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是林徽因,這點是無疑意的,國徽設計小組成員朱暢中,後來在自的回憶《國徽誕生記》裡寫道:

“樑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在清華大學新林院8號家中召集營建系教師莫宗江、李宗津、朱暢中、汪國瑜、胡允敬、張昌齡一同開會,組成國徽設計小組。”林徽因先生首先給我的任務,是讓我去畫天安門,她要我去系裡資料室找出以前中國營造學社測繪天安門的實測圖作參考。”林徽因先生提出了‘國徽’和‘商標’區別問題,進行討論。林先生向我們展示了一些國家的‘國徽’和家族‘族徽’以及一些商品的‘商標’,作了分析比較,提出了精闢的見解,樑先生也闡述了自己對國徽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周恩來宣佈清華組的國徽方案中選時,林徽因因生病沒在會議現場。而在評審現場的朱暢中,第一時間將好訊息告訴了林徽因和樑思成,林徽因當場地流下了眼淚。

接到成功訊息的清華國徽設計組的成員,也沸騰了,多少個日夜的心血沒有白費,他們當時出臺的設計方案很多,全又都被自己否決了,但那些也是他們的心血,於是他們守著一大堆的設計稿,拍照留念,以紀念自己曾參與過國徽設計,而這是他們畢生引以為自豪的事情。

林徽因設計國徽的草圖,足足有一箱子,林徽因病逝後,樑思成一直收藏著。

但後來那個時期,這些草圖遭到破壞了,樑思成看到林徽因親手畫的那些設計圖,被踐踏在地,就讓當時的妻子,林徽因的學生林洙拿去燒了。

據林洙在《樑思成林徽因與我》一書裡講,樑思成因為燒掉了這一箱國徽設計草圖,難過不已,無聲落淚……

樑再冰在回憶林徽因設計國徽的往事時說:“那紅色中也有媽媽的一小滴血。”因病切除一隻腎臟的林徽因,如同蠟燭一樣,燃燒著自我,一直到自己生命結束。

最新評論
  • 1 #

    今天才知道國徽是林徽因設計的,厲害

  • 2 #

    林先生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師

  • 3 #

    格局很大的女先生,佩服

  • 4 #

    我們不該忘記林和樑對古建築的最大的保護和主張,不能忘記他們對新中國建設做出的貢獻。

  • 5 #

    才女林徽因,偉大中國人。

  • 6 #

    才女很敬業也很鄭重。

  • 7 #

    國輝設計的挺漂亮的

  • 8 #

    感動的是當時她們夫妻為了保護北京古建築跑斷了腿!不過還是沒能保住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科技改變生活?科幻會變為現實嗎?